2003年初中语文第六册月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1~7题。(30分)<br>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br>
yǔ wén xué x í de wài yán yǔ shēng huó de wài yán xiāng děng 。<br>
<br>
2、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每小题2分)<br>
①《曹刿论战》中,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话是" , , 。"<br>
②《陈涉世家》中表明陈涉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的一句话是 。<br>
③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是因为" , , ; , , 。"<br>
④《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 ,根本原因: 。<br>
⑤在读过的古诗词中以春景写冬景的诗句是: , 。<br>
3、根据古今文化常识说说下列加点词具体指代什么?(4分)<br>
①连中三元 ②奖率三军 <br>
③三皇五帝 ④三春不如一秋忙 <br>
4、下面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br>
A、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杜甫被称为"诗仙",李白被称为"诗圣",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之一。<br>
B、《陋室铭》的"铭",《捕蛇者说》的"说",《出师表》的"表",都是我国古代的文体。<br>
C、《"友邦惊诧"论》是选自鲁迅的散文集《二心集》。他在文中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诬蔑爱国学生的无耻谰言,戳穿了他们对内镇压、对外投降的奴才嘴脸。<br>
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的都德,《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美国的莫泊桑,《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的契诃夫,《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br>
5、对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br>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br>
A、首句"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了夏夜的幽静。<br>
B、第二句从嗅觉和视觉两方面正面描绘了丰收的景象。<br>
C、第三句写景同首句相比笔法富于变化,使人不觉呆板。<br>
D、词的上阕和下阕两次写作者的喜悦,其含义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