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00个字。
竹林深处人家
【疑难解析】
1.阅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江南竹乡有哪几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竹林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一派丰收景象,形成竹的海洋。
·竹乡里的房子,尽可能利用本地出产的竹,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家家户户用的,无论家具和器皿全都是竹子做的。——竹乡人用竹是如此的彻底。
·竹乡人勤劳朴实,热情纯真,生活闲适而安静。
2.细读课文前三段,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
甲生:先写“远望”的整体感受,竹林如海,平地、山麓、山顶“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乙生:接着写“深入竹海去”近看的感觉,如“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有时看到前面的竹丛,好像“屏风”。
丙生:然后再写穿过最密的竹海,来到“较高的竹坞”,可以“举目四顾”,所看到的“除了竹子,还是竹子”。
3.作品结尾写了竹乡人家,呈现的是一片怎样的氛围?是怎样安排材料的?
思路:作品结尾写竹乡人家,呈现出一片祥和、欢乐的氛围。在安排材料时,尚未见竹乡,已遥见炊烟;到达竹乡之后,未见村民,先闻声音。由家禽的鸣叫写到孩子们赶着山羊回来,由村民用盐笋干、碧螺春招待我们,写到拾竹箬的少女的笑声,步步深入,引人入胜。作品精心设计,增强了对读者的吸引力。
4.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竹海,写竹坞中无边无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的竹林,用意何在?
意在具体描绘竹子丰收的景象,表现江南竹乡的美丽、富饶,为后文写人家、写“欢笑声”作铺垫,而且也与文题中的“深处”二字切合。
【重点品析】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句中“铺”字能否换成“长”字?
“铺”字写出了竹林绵延不绝、无边无际的势态,富有表现力,换成“长”字就显得平淡。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 上涌着 ,一浪 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粗字注音。
山麓( ) 隧道( ) 屏风( ) 竹坞( )
山岚( ) 竹箬( ) 匾箪( ) 缕缕( )
2.根据课文用准确生动的动词填空。
(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________着竹,一层又一层的。
(2)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____________________着暗浪。
(3)先前看到的炊烟轻绕竹林,仿佛就在不远之处,但是从山坞再________入竹海里,________山涧,________竹桥,________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3.吟咏竹的诗句很多,请你调动你的积累写两句咏竹(或诗中含有“竹”字)的古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的是竹海景象。请你认真观察一棵竹,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