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窗》教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8/14 8: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930字。


教学目标:
1、 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与丑及人性的复杂性。
2、 联系生活谈体会,认识文章所揭示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最后一篇小说《窗》,从篇幅上看这是一篇——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借助于窗,我们可以接纳温暖的阳光,也能够窥视藏在角落的阴暗,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扇《窗》,透过它,里面的人看到了两个不同的世界,透过它,我们却看到了两颗不同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来阅读《窗》这个故事,用我们的心灵去解读窗内外的世界。
二、 整体感知:
1、 我想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
要求:(1)标出文中的生字。(2)读完后说一说,从故事中你看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看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两个病人;两个病人眼中不同的景色:美丽的景色——一堵光秃秃的墙;两颗不同的灵魂:美——丑,善——恶;人性的变化:善——恶)
2、 你认为本文最具震撼性的情节是哪一部分是什么?(发言)文章中哪些内容为这种震撼作了铺垫?(引导学生关注内容和情节,为下面人物的分析作准备,)启发:震撼是因为什么?-——结果与想象相差太大。结果如何?想象如何?想象越美,结果就越有震撼性。哪些内容使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觉得窗外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对窗外景色的描述;对不靠窗病人在靠窗病人临死前心理、动作的描述。
1、 师:对上述两者的描述,都在把我们的心理推向对窗外美景的想象中,所以,当窗外那一堵光秃秃的墙出现在们眼前时,不得不让我们震撼。不靠窗的病人处心积虑,靠病友的生命和自己的人格换来的竟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但同时却也反衬了另一个人的高尚、无私。
2、 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样的窗口,为什么昔日的病友能看到美丽的风景,而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心灵之窗打开(心中有最美的风景)还是关闭(心中横着一堵墙)。
(师:一个人若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的眼中便有一个美丽的世界;一个人若心中没有春天,他的眼中就只有一片荒漠。)
三、 讨论人物

对于这两个人物,大家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下面说让我们走进病房,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
1、 评价人物:
欣赏小说人物,不仅要知其事,也要知其人。请用一个词语或短语评价其中的一个人物,并说说你这样评价的理由。体会文章对比的手法。
A、 热爱生命、乐观、关心他人,高尚无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