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060个字。
第五单元
21. 化石吟
第一课时
一、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点 知识点梳理
作者、作品简介 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
积累词语 掌握“骸骨、乌有、裹藏、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整体感知概括主题 本文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二、基础知识达标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骸骨( )裹藏( ) 猛犸( ) 躯壳( )
2.根据释义写出与本文相应的词语。
(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2)形容沉静无声的样子。()
(3)形容经历的时间长。表示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4)形容(草木)青翠茂盛。()
3.选词填空。
(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的神话。
A.奇异B.奇幻C.奇丽D.奇妙
(2)你把我的引向远古。
A.思路B.思潮C.思绪D.思想
(3)时光在你脸上道道皱纹。
A.留下B.写下C.埋下D.刻下
(4)黑色的躯壳着生命的信息。
A.包藏B.隐藏C.裹藏D.掩藏
三、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理解诗歌的写作方法
例题1:诗歌把化石称为“你”有什么好处?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文写作方法的分析,显然本诗是运用了拟人的方法,将化石当作人来写更便于抒情。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点拨:仔细阅读本诗,从拟人的作用上回答。
探究点二:理解诗句的内涵
例题2:“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要结合诗文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来回答。
答案:此句表达了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繁衍不断的,生命是在不断地延续,是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赞叹着大自然的神奇,人类的伟大。
点拨:从诗句的深层意义上分析。
(二)探究问题
问题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