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00字。
课堂实录——《蒹葭》
江苏教育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
广西防城港平乐一中:兰宏文
(此文2004年曾获市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教学实录】
师:我们都在爱心中孕育成长,再把爱的种子撒播到四方,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请听一首爱的歌《在水一方》。
(播放邓丽君的歌,同时,歌词出现的幻灯片上)
生:(哼歌,沉浸在歌声中)
师:好听吗?如此凄婉动人的歌曲,歌词源于《诗经·蒹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现在,我想看看同学们的朗读是否比邓丽君的歌声还要优美,充满感情。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自由组合朗读,评选“黄金搭档”。(出示幻灯片)
要求:朗读字音准确,以声传情,形式多样。
生(罗欣然,刘坤):一人读一段,两人齐读,配乐。
生(孙烨,高健):一人读一句,配乐古筝。
生(邰政,王晓文)男生读第一段,女生读第二段,两读第三段,配乐《高山流水》。
生:(王恺月、魏萍、卢明月):三人组合,每人读三句,配乐钢琴曲。
师:感谢以上同学的朗读,同学们来评一评哪几组读得比较好。
生(众):第二组和第三组。
师:为什么这两组读得好?
生(伍琴):朗读感情充沛,配乐恰当。
师:好,评点得好。第二组和第三组同学就是今天的黄金搭档,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生:(热烈鼓掌)
师:接下来,同学们分组思考、讨论:诗中哪些语句你感动或深有感触(可联系读过的作品)?为什么?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问题,形成小组意见,推荐一人发言,约6分钟。)
第三组(曹琰):我们觉得“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令我们感动,因为虽然道路坎坷难行,主人公还是努力地追求,精神可嘉。
师:嗯,很好。那你把这两名再读一遍,倾注你的感情。
生(曹琰):(读)“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感情不够充沛,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师:非常好。
第四组(张梦泽):我们觉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令我们感动。寒冷的清晨,来到河边,思念远方的亲人,可见感情之深,不畏严寒。这句话让我们想到了《关雎》中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师:感悟深刻。
师:请看《蒹葭》图片。
第六组(严慧):我们觉得“宛在水中央”令我们感动。“宛”是好像之意,有一种凄婉、捻的惆怅。
第八组(潘涛):这句话让我们想到“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牛郎对织女的思念。
师:这组同学善于把自读课本的知识联系到本文中,难能可贵,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