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2/4 18:4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7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诗歌鉴赏专题——映衬》课堂练习<br>
1、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br>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br>
      辛弃疾<br>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br>
这首词的上片勾画出农村夏夜图具有怎样的特点?词人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br>
[答案]月色皎洁,稻花飘香,农村夏夜是优美的;月光惊动了乌鹊,清风惊醒了鸣蝉,农村夏夜是宁静的;一片片蛙声像是在诉说丰收年景,夏夜的气氛又是热闹、欢乐的。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鹊声、蝉声、蛙声衬托夏夜的静谥。(注意:“说丰年”解释成人在说,也行。)<br>
2、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br>
蝶恋花  苏轼<br>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br>
下片用什么手法表现词人的烦恼?请做简要说明。<br>
   [答案]  “墙外行人”的“多情”和“墙里佳人”的“无情’构成巧妙的对比,以佳人之“笑”,反衬行人之“恼”。<br>
3、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br>
小重山  岳飞<br>
    昨夜寒蛩不住鸣①。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②,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br>
    ①寒蛩:蟋蟀。<br>
    ②旧山松竹老:指家乡沦陷已久。<br>
(1)上片写梦醒后的情景,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br>
(2)结尾以鼓琴为喻,表达了哪些意义?<br>
  [答案](1)梦醒后的徘徊和失望情绪,反映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借景物描写烘托内心的孤寂和壮志难酬的忧愤。<br>
  (2)反映了投降派统治下主战派遭到无情打击和迫害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词人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br>
4、阅读下面的诗,然后回答问题<br>
望天门山    李白<br>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br>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br>
(1)首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即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怎样奇特的联想?<br>
(2)次句写什么,谈谈你的看法?<br>
(3)三、四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此,你如何理解?<br>
    [答案](1)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为东西两山。<br>
    (2)次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br>
    (3)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多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第三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的情景,它们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