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渴生者》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7/24 15:18: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00字)
苏教版新课标   《渴生者》教案
新沂市一中  张卫东
学习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文本体味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2、让学生体验自然灾害中遇难者对生存的渴求,树立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教学设想:
设计一些文本研习思考题,让学生在问题研讨中学习文本。
课时:1节
授课内容:
一、导入新课:灾难,尤其是自然灾难往往是不可预知和不可避免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每一个有生命的人都渴望生存,唐山大地震是人类历史上人员伤亡最大的一次地震,在这次灾难中,共有24万人葬身在瓦砾之下,那么生存者靠什么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呢?我们一起阅读钱刚的《渴生者》
二、作者简介:
钱钢,浙江杭州市人,生于1953年,中国著名作家。他从1972年开始,在上海学习、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先后发表小说、散文、诗、报告文学、剧本多篇(部)。1969年参军,后升任军官,并从事新闻文化工作。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任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理事。1988年受聘为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1990年到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报》(该报后更名为《中国减灾报》)工作,1991年以主要策划人身分参与创办《中国减灾报》,并任该报首席记者、执行编委,主持该报编务。1995年后,以主要精力从事近代史研究和纪实文学创作。他的著作《唐山大地震》曾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为中国大型报告文学的典范。已出版的作品还有《海葬》、《蓝军司令》等。钱钢在《唐山大地震》中对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惨况作了真实、坦率的报告,但他没有停留在事实的罗列上,而是围绕大地震努力发掘各类人物的心态及人际关系的升沉变化。在他的笔下,唐山大地震不仅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灾难,更是大自然伤害人类的一场悲剧,他力图从历史、从人类命运的高度上来揭示、思考、评议唐山大地震。
《渴生者》节选自钱钢的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
二、文本思索与交流设计:
1、文本的主体是卢桂兰的口述实录,根据口述内容,试分析概括卢桂兰在无食无水的绝境中度过了十三天,除了坚强的体魄,还有哪些原因?
明确:《渴生者》介绍了因唐山大地震而被埋在废墟中十三天,最终被救出的四十六岁的家庭妇女卢桂兰的故事。
卢桂兰奇迹般在废墟中生存十三天的秘密:除了她劳动妇女坚强的体魄,还有她一个极普通的中国妇女的特殊心理结构。
面对灾难,卢桂兰努力自救:胸口上压着一大摞瓷砖,一块一块地搬去;渴得受不了,靠喝尿来维持;饿极了,抓土往肚里咽;冻得难受,就拼命地活动身子……她不仅呼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