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鉴赏人物形象
- 资源简介:
约2930字。
诗歌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学 习 目 标:
1、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 方法。
2、能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
例题引路: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
《江雪》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方法总结:
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
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