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4/9/29 17:56: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2080字。虽然只是前六节的设计,但设计精细,非常适合教学新手。
  离   骚 主备:张利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诵读,了解骚体诗诵读特征;通过自主、合作,了解屈原的身世和《离骚》的文学地位,掌握“名”“字”的词类活用和“不吾与”的宾语前置现象;探究以“香草”、“美人”喻美德、君王的手法,归纳诗人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并运用所学鉴赏托物言志类诗歌。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诗歌1-6节
  分析诗句,归纳形象
  理解“香草”、“美人”的虚指义
  【教学难点】
  本课的文本时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学生在朗读和内容理解上均有不小的难度;诗中作者对自己的美化,也是学生的认知误区;“香草”、“美人”的虚指义需要点拨。
  【教学策略】
  教师范读和学生自主朗读,把握骚体诗的诵读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问题导读,让学生探究归纳人物形象,澄清认知误区。
  问题引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掌握以“香草”、“美人”喻美德、君王的手法
  【辅助教学】CAI
  【课    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语
  幻灯片展示民俗活动,导入新课。
  设计语:这条静静流淌着的清澈的江水叫汨罗江,与它相关的民俗有很多。赛龙舟、吃粽子、挂荷包、喝雄黄酒、插艾草。这些风俗是关于什么节日的?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屈原的《离骚》。
  二、作者作品
  幻灯片展示文学常识。教师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设计内容: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23篇。以《离骚》为代表。因为《诗经》中的精华部分为“国风”,所以后人将《诗经》和《离骚》并称“风骚”。它们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三、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和语气)
  2.提问、总结骚体诗诵读特征。
  设计: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骚体诗的句式则长短不一,一般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节奏感强;多用“兮”字, 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
  3.给5分钟时间,依照提示朗读1-6节,自主、合作疏通大意。
  要求:把生僻字词的音义写在书上。
  4.正音
  设计内容:裔、陬、揆、肇、锡、重、扈、芷、纫、汩、搴、阰、抚、秽
  四、品读诗歌、分析内容
  1.齐读第一段,问题抛出:你从第一段中获得了关于屈原的哪些信息?
  明确:出身高贵,生日吉利(板书)
  2.齐读第二段,问题抛出:你从第二段中获得了关于屈原的哪些信息?
  明确:气度非凡,名字美好(板书)
  “名”和“字”的名词动用现象。
  3.误区澄清。问题抛出:屈原是否有点太过美化自己了?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屈原所要表达的情感。
  明确:屈原对自己出身的讴歌,实际上饱含作为炎黄后嗣、五帝正统的骄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