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现代文阅读第二章文学类文章阅读第二节小说阅读(9份)
- 资源简介:
小说阅读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一 小说整体阅读训练.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二 专题二 精做湖南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三 题型二 环境描写分析题.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三 题型三 小说形象赏析题.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三 题型四 艺术手法(含语言)赏析题.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三 题型一 情节结构分析题.doc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三 题型五 文本意蕴探究题.doc
专题二 精做高考题,把握复习方向
[考点要求] 同第一节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要求”。
一、(2013•湖南)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未婚妻
[法]奥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把头伸在篮子外面。
我犹豫了好一会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我就把它们从这里拿开。”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后,坐在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不是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鸭带来送给儿子。”
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的人表达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听了之后都感到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个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
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一家商店的职员。”
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
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
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将怎么办?”
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
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就开玩笑了。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嗳!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
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多么犹豫迟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的唯一的座位。
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非常使我喜欢。假如我们的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
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
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看了我一眼,对农民夫妇说:“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当你们到达巴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层找寻一会儿,拿出了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辞谢了她的好意。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
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爱着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我是孤女,从
……
第二节 小说阅读
专题一 小说整体阅读训练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一、认识小说文体特征
小说是文学的一大类别,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1.小说三要素
无论什么样的小说,都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都是重在写人物的,“文学即人学”,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离不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生活环境,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安排故事情节,描写典型环境也就成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1)小说中的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2.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段)、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段,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著)。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高考选小说文本,主要以长篇节选和小小说(微型小说)为主。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
(一)读懂,才能做题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其实并无神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
……
题型一 情节结构分析题
——不仅要“赏花”,还要看“花架子”的搭建
构建解答情节结构分析题的知识体系
小说情节是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是构成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它既有自身的特点和技巧,又对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起着重要作用。
1.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
小说情节的结构主要通过情节的推进或情绪的勾连、材料的组织来构成。传统小说通常是以时空为本位的线性结构模式。具体有三种: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目前高考选文多为这样的结构模式。如“边练边悟”中《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就属于这种模式。
“开端”是小说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开始(往往能够看出作者的褒贬倾向);“发展”是小说主要矛盾冲突从发生到激化的演变过程;“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面的命运或者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烈、最尖锐的阶段(最能表现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的发展已经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往往是议论抒情句段)。
(2)摇摆式: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魂的魅力。
(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称“欧•亨利”式笔法。在结尾处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个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节,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从而增加小说情节的生动性。
2.小说情节的结构要素
小说情节的结构除去情节本身,还有以下要素:
(1)线索。它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阅读小说,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暗线两种。
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就叫明线。小说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暗线则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情节安排的技巧。基本技巧有照应、伏笔、过渡、
……
题型二 环境描写分析题
——境由心生,妙笔生花
把握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把握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它的主要作用有:
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③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④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⑤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当作社会环境的暗示。
⑥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边练边悟 (2011•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晚 秋
(亚美尼亚)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他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
……
题型三 小说形象赏析题
——由表及里,因形悟神
构建解答小说形象赏析题的知识体系
一、掌握概括和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的途径和方法
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对比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如何把握呢?
1.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结合小说直接描写的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及间接描写的环境和与他人关系等内容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进行描绘的手法,具体包括容貌、身材、表情、衣着、姿态等描写。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整体现,有着重要的烘托作用。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刘四爷是虎相。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突出了刘四爷的“虎相”和“虎气”。
(2)语言描写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或内心毒辣,或心细绵密,或憨厚诚实,或单纯可爱。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边练边悟2 分析下面的人物语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玛兰在做部长的同学帮助下做了行政法院参事。……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
……
题型四 艺术手法(含语言)赏析题
——得鱼莫忘筌,得“意”需要“言”
构建解答艺术手法(含语言)赏析题的知识体系
小说的艺术技巧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较为复杂、丰富的技巧系统,与散文鉴赏中的表达技巧系统是完全相通共用的,但它又有着自己鲜明的表达特色。近年来,高考小说命题有向此方向发展的趋势。
小说以综合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任务,并以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为最高目标。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可以采用叙述语言,也可以采用对话语言,还可以采用心理描写等手法。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更是灵活多变,它可以包罗其他艺术体裁的所有写法,有散文式的背景描绘,有特写般的人物刻画,有戏剧般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有诗一般的意境。从这一点来讲,小说的艺术技巧更为广泛。若从考试的角度看,它与前面散文部分所谈的艺术表现手法没有区别。单就小说而言,艺术技巧更突出写人手法、情节结构技巧、环境描写技巧和语言艺术四个方面。
一、赏析小说以人物描写手法为中心的多种表达技巧
小说表达技巧一览表
表达技巧 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
人称 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亲切自然,给人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叙述。 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叙述 不受时空限制,叙写展现自由灵活。
叙述方式 顺叙 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进行记叙。
倒叙 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
补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作某些交代。
人物描写 直接描写 肖像、神态、动作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示人物性格品质。
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心理
描写 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
……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中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几年前,方太太刚从农村搬进县城,与我住在一个大楼一个单元。方太太在某公司上长日班,我在某工厂上长夜班,这样,我每天上完夜班回家时,就会与方太太在又长又窄的楼道里准时“狭路相逢”。
“你下班了?”
“是是,你上班去吗?”
“对,我上班去呢。”
每天劈面相逢,方太太总是谦恭地主动向我打招呼。那时,听说她的先生在某局机关开小车,是个专业司机。
就从那时起,我注意上了年轻的方太太的鼻子。
方太太长着一个悬胆鼻,是那种正面望去看不见鼻孔的美鼻。据相面书上说,看不见鼻孔的人谦恭谨微,不露财。方太太的鼻子笔直笔直的,看不见鼻孔,甚至连一根鼻毛也看不见。所以,在相面书的蛊惑下,我更认为方太太是一个谦恭谨微的好人。
我与方太太天天早上像钟表一样准时在楼道里见面,也许受男女授受不亲之古训的影响,我与方太太总是打招呼之后就不再交谈,相互间不卑不亢,礼仪周全。
这样,大约一年不到的时间过去了。
忽然有一天,我竟看见了方太太的鼻孔!
乍一看去,就像高空中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忽隐忽现在方太太的悬胆鼻的鼻尖底下。
方太太与我擦肩而过,我却对方太太偶尔露峥嵘的鼻孔感到莫名的惊奇与新鲜:怎么我竟看见方太太的鼻孔了呢?回家定神一想,便很快为自己找到了答案:八成是方太太穿上了高跟皮鞋,她一下子“长”得和我一样高了,所以我就能看见她的鼻孔了。
第二天再与方太太见面,只见方太太脚下根本没穿什么高跟皮鞋,然而方太太的鼻孔却依然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儿。望着方太太的背影,我第一次感到了惘然。
这时,我听说方太太的先生在政治上得到了进步,不久前已担任局机关小车班的班长了。我顾不得研究方太太的鼻孔,只从心底里为小车班班长感到高兴。
这样,又大约一年不到的时间过去了。
忽然有一天,我竟看见方太太的鼻孔又大了些许!
乍一看去,就像两片迎风初绽的豆瓣。
这回,我没往方太太的脚下考虑,而只是略微打听了一下。果然不出我所料,就这两天,那个小车班班长已荣升为局总务科副科长,不再是专职的车
……
考点综合提升练(二) 外国小说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朋 友
[美]斯考特•奥洛斯基
“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
亚当,47岁,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他的衣服是沾着污点的白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旧的军用胶布雨衣,裤子是用一种质量差的料子制成的,裤线多得就像他额头上的皱纹。他颓然坐在凳子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堆破布。
“又忘了戴我的围巾了,”他说,“我可能要着凉死掉。”
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
“先生,晚上好。”
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30岁,向他微笑着。
“如果我坐下来,行吗?”
“我当然在乎,可我不能阻止你坐在你想坐的地方。”
“你的话听起来很刺耳。”这个人挨着亚当坐下来的时候说。
“为什么我不应该呢?我在这儿一个人坐着挺好的,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空气,你突然跳出来坐在我身边,打乱了这种平静。”
他俩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接着,又起风了。亚当把衣领竖起来围着他的脖子。
“我的名字叫雷。”年轻人说着伸出来他的手。尽管非常恼怒,亚当也伸出了他的手,希望雷能够尽快离开。
“我的名字叫亚当。”他说,仅仅是出于客气的需要。
“啊,您好,亚当!”
亚当缩回了他的手。
“能多好就多好。”话从亚当嘴里说出来,没带什么感情。他又把大衣领子竖起来围住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