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22个字。分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与练习两部分。
『语文版』惠安四中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专题㈠ 2005.6.10
《爱莲说》《陋室铭》
【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
1、探讨文章主旨
《爱莲说》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者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陋室铭》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颂扬“惟吾德馨”。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2、把握主要内容
《爱莲说》先从可爱的花甚多写起,提到陶渊明爱菊,又提到世人爱牡丹,衬托自己爱莲,接着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描写莲花的超凡脱俗,赋予莲花君子般的美好品格。最后,作者将菊、牡丹、莲一一拟人,分别说他们是隐逸者、富贵者、君子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贵、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
《陋室铭》开门见山,运用两个比喻起兴,点明全文主旨。然后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最后收束全文,说明“陋室”不陋。
3、理解难句含义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在这里,作者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端庄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积累运用
㈠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
1. 水陆草木之花 之:
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
4. 孔子云:何陋之有? 之:
5. 蔽林间窥之。 之:
㈡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陋室铭》选自《 》,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
2、 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 韵。有 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 ;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
6.《爱莲说》选自《 》,作者 ,是 时著名的 家,“元公”是他的 。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