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5420字。
2004—200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单元测试题(六)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每组词语中均有1处注音有误,请用“ ”标出,并在( )内改正。(2分)
A.苍穹(qióng) 享受(xiáng) 狩猎(shòu) 抽搐(chù) ( )
B.眼睑(liǎn) 悲怆(chuàng) 抽搐(chù) 沟壑(hè) ( )
C.湛蓝(zhàn) 呷酒(xiā) 娴熟(xián) 剽悍(biāo) ( )
D.窥伺(kuī) 遒劲(qiú) 庇荫(yīn) 窘迫(jiǒng) ( )
2.找出下列每组词语的错别字并在( )内改正。(2分)
A.沟壑 眼眸 慷慨以赴 有碍观赡 ( )
B.阔绰 畸形 眼花潦乱 满目疮痍 ( )
C.妒忌 流泻 一尘不染 班班驳驳 ( )
D.旖旎 粗旷 石破天惊 秩序井然 ( )
3.完成下列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4分)
A.相得益( ) B.面面相( )
C.进退( )谷 D.略胜一( )
4.在祖国的语言中,表示各种动物的叫声就有不同的动词。请为下面一些动物的叫声写上恰当的动词。(2分)
虎 马 狼 鹊
5.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
6.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古诗词中与动物有关的句子很多,请试举三组。(3分)
① , 。
② , 。
③ , 。
二、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狼》(第二则),回答问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本文选自《 》,它是一部文言短篇 集。全书491篇,多以鬼狐故事,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 ,清代著名的
家。(2分)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并驱如故( ) (2)恐前后受其敌( )
(3)犬坐于前( ) (4)乃悟前狼假寐( )
9.将本文分为两部分,概括大意。(2分)
(1)
(2)
10.请对狼这一形象做个评价。(2分)
11.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启示?请谈一谈。(2分)
(乙)阅读《狼》(第三则),回答问题。(5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①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下爪,以吹豕②之法吹之。极力吹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