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道题,约7147个字。
中考模拟测试(五)
一、础知识及运用(18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我是在白云的qiángbǎo( )中笑着长大的。
②胡屠户吃得醉xūnxūn( )的。
③由是先主遂诣( )亮,凡三往,乃见。
④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外,正确的顺序是 。(2分)
读春天,我们知道 ;读夏天,我们知道 ;读秋天,我们知道 ;读冬天,我们知道 。读书,我们知道生活必须一字一字地书写;读人,我们知道,人生就是一本书。
A、生命的延续 B、生活需要积蓄
C、生命的源起 D、生活中的收获
3.按要求默写。(4分)
(1) ,五十弦翻塞外音,沙场秋点兵。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两句意思是一致的。
(3)请你从下面所罗列的作者中任选两位,分别写出一则课文中表达他们的志趣、追求,或展现他们的胸怀、抱负的名言警句,意思要相对完整。
作者:诸葛亮 苏轼 辛弃疾 范仲淹 孟子 文天祥
4.有些语句虽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但有些语句却能使人容易接受。如“请勿践踏草坪”,就有一种命令的味道,一种居高临下的意思。如果改为“花草也是生命,请你呵护生命”则亲切多了,人们也更乐意接受,从而也达到了“不践踏花草”的目的。下面是两则写在不同办公室门上的提示语,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一些?为什么?(2分)
A.闲人免进 B.有事请进
5.诗歌离不开想像,在头脑里印现画面。请在下列横线上补充想象的画面。(2分)
当我读到杜甫的“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去霄”时,仿佛看到战争硝烟中的一群人衣衫褴褛、扶老携幼地走在逃难的路上——难怪杜甫要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当我读到辛弃疾时“醉时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又仿佛看到了
。
6.速读下面三则消息,将三者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一条最主要的信息(40字以内);然后,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谈谈由这则信息所引发的思考(60字以内)。(6分)
消息一:中华网1月26日电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暗示他将要求修改日本战后宪法,以便让日本自卫队正式改名为军队。小泉是在接受英国《泰晤士报》采访时说这番话的。他说:“在日本宪法下,我们被禁止把自卫队称着军队,但是在外国人眼中,他们是军队……宪法中的好几点有太符合常理。”
消息二:新华社东京2月4日电 日本防卫研究所24日发表的2004版《东亚战略概观》认为,日本为了自卫,可以采用“先发制人”的手段,对敌国的导弹基地进行攻击。
消息三:新华网巴格达2月8日电 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批主力部队当地时间8日上午他乘25辆军车跨越科威特和伊拉克边界进入伊拉克。这是自二战后日本自卫队首次被派到海外战斗尚在继续进行的国家。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
(二)阅读《捐诚》一文,完成14——19题。(11分)
捐诚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人难以忘怀。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人头上戴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的伙伴募捐”。其中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另一个则彬彬有礼地发问:“小姐,您是哪国人?喜欢渥太华吗?”“小姐,在你们国家里有没有小孩子患小儿麻痹?谁给他们付医疗费?”
(三)阅读《生物入侵者》,完成18——23题。(14分)
生物入侵者
梅 涛
①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它们形象地比喻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在人类早期社会,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
(四)阅读《胸无成竹的快乐》,完成24——28题。(13分)
胸无成竹的快乐
冯骥才
①友人见我伏案作画,便说凡事不能两全,你不如“弃文从画”算了。我问何故“弃文从画”而不“弃画从文”?
②友人说:看你——白纸铺案,信笔挥洒,水墨淋漓,浓淡相渍,变化万千,妙不可言;情趣多为偶然,意味也就无穷。绘画充满这样的偶然,作画时便充溢着快感,无怪乎画家大多高龄长寿,白首童颜,不知老之将至;而写作却是刻意为之,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常年笔耕,劳损形容,竭尽心血,早衰早病,往往掷笔之日也正是撒手人寰之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