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5428字。
200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武穴市大金中学 涂雪武
一、积累运用:(15分)
1、加点字注音,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默而识(shi)之 捐金于野(丢弃)
B、贫者语(yu)于富者曰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返回)
C、陶后鲜(xian)有闻 不蔓不枝(生枝节)
D、衔觞(yang)赋诗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
2、填入横线的句子依次是 (2分)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清贫者的幸福; ,是政客的幸福; ,是商人的幸福; ,是农民的幸福; ,是读书人的幸福。
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B、青云直上加官进爵
C、“金榜题名时,打马御街前”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3、按要求默写(3分)
(1)苏轼《浣溪沙》中与曹操《龟虽寿》中“盈缩之期,不仅在天,养贻之福,可得永年”意蕴相近的句子是
(2)“国家战死不断,人身沉浮不定”我们常用《过零丁洋》中的“ ”来作比。
(3)《汉江临眺》中“ ”以苍茫的山色烘托水势的浩瀚,犹如电影镜头样展现了汉江的山光水色。
4、著名书法家启动的寓所旁常有人小便,于是他便写了一幅标语“不可随处小便”贴在那里,一位路人见后,将此标语带回家,稍作改动,便成了一句绝妙的座右铭,请你写出此人改后的句子是 。(2分)
5、下面是中国移动通信的图徽,请你说说图徽构图设计及含义。(3分)
6、读下则广播稿回答问题。(3分)
近来,我校初三同学为了迎接中考,在做最后的冲刺。据了解,大多数同学每天学习到晚上12点以后,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效果却不一定好。许多老师反映,不少同学上课时精神不振,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请简要说说这则广播稿肯定了 ,否定了 。报道的目的是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读古诗文做题(15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7、诗中表达诗人悠闲自得生活的诗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