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三部分,27道题,约5533个字。
期末测试卷(B)
江苏盐城一中 刘勇华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眼睑(jiǎn) 眸子(móu) 垂蔓(màn) 苍穹(qióng)
B、娴熟(xián) 沟壑(hè) 恍惚(hū) 悲怆(chuàng)
C、栅栏(zhà) 逞能(chěng) 抽搐(chù) 咆哮(xiào)
D、窥伺(kuī) 剽悍(biāo) 疮痍(chuāng)遒劲(qiú)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羸弱(瘦弱)告罄(指财物用完)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点)
B、履践(踩踏)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进退维谷(进退都是山谷)
C、吞噬(吞食)崔巍(山高大雄伟)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D、畸形(发育不正常)絮叨(翻来覆去地说)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
3、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出她们轻睫的舞步和细响的铃声。
B、这里的自然界是冷酷无情的,千万年来积聚的力量能使它像精灵似的召唤来寒冷、冰冻、飞雪、风暴——使用这一切足以毁灭人的法术来对付这五个鲁蟒大胆的勇敢者。
C、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尉的事情。
D、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
4、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B、《土地的誓言》一文作者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抒发了自己深沉的被压抑着的饱满的爱国之情,极富感染力。
C、《斑羚飞渡》一文中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详细描述了所有斑羚飞渡的全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赞美、崇敬之情,也反映了作者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美好品质。
D、《真正的英雄》一文中作者里根抓住每一位英雄令人感动的生活细节,一一展开深情的追忆。表达了对死者的沉痛哀悼和对祖国未来航天事业胜利的坚定信念。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提高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
B、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
D、他的语文成绩不断提高,是因为加强了体育锻炼。
6、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绿树翠竹丛中,一幢幢装饰华丽的小洋楼鳞次栉比,显示出主人的富有和气派。
B、他听着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
C、同学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一个接一个地争先恐后地奔向“世纪广场”的浮雕景区。
D、桂林山水真是神奇秀丽,青青的山,绿绿的水,令人流连忘返。
二、阅读理解
(一)8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
(二)10分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
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美]帕特·维格安
我登上南去的151号公共汽车时,太阳正郎照天空。但是,冬天的芝加哥正处于最没生气的季节——树枝枯干、稀泥满地,来往的车辆都溅满了泥水。
车子行进了数英里,经驼风景秀丽的林肯公园,但是,没有人抬头去看窗外。乘客们都穿得笨重如牛,我们都拥挤地坐在一起,在单调乏味的
三、作文 40分
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会有雨雪;人生的道路上,有坦途也会有坎坷。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前进过程中的困难呢?请以“遭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