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教案18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9/22 9:40:5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50字。

  全国中小学“教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高中
  2.学科:语文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教学课题:
  苏教版必修二《听听那冷雨》
  三、教材分析
  《听听那冷雨》一文中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相关常识;积累文中出现的相关多音字。
  2.学会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
  3.领会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培养学生乡土意识和乡土情结。
  4.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难点
  从句式、叠词、修辞等方面品味文章语言。
  四、教学方法
  1.点拨法。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
  2.讨论法。通过倾听、理解、反思、交流的这个对话过程,学生实现了心灵的远游,建构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3.活动体验。让学生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作者
  导语: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百度百科]了解余光中
  http://bai.com/view/5363.htm
  (同时附余光中的图片)
  (二)诵读课文,感知基调
  1.指导学生朗读、注意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
  朗读时要注意的技巧:
  音乐美——读出快慢、轻重、高低
  构图美——读出出情景、人物情感以及时间、空间的层次感
  情感美——情感的表达要处理得当,读出悠然神往的韵味
  基调:低沉、缓慢、自白、倾诉、一往情深。
  2.听范读(陈铎)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nR2Y2CC6_U
  (三)理清脉络,走进文本(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作适当点拨)
  1.作者写了哪些地方和哪些时候的雨,又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感受雨的?(通过本题指导学生理清本文的脉络)
  台北的街巷、美国落基山、大陆的江南;从太初有字到南宋再到公寓时代。(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