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学习评价
2005年春编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黄河颂》这首诗中“望黄河滚滚”的“望”的内容很丰富。选择不属于“望”的内容的一项 ( ) (2分)
A.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B.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C.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D.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两题。
三代
臧克家
孩子
在土里 ;
爸爸
在土里 ;
爷爷
在土里 。
①“流汗”、“洗澡”、“葬埋”三个词是从诗中横线中抽出来的。依次再填入横线上。(3分)
②选出对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3分)
A.诗歌深刻地反映了普通农民一家三口人的悲惨命运。
B.三个“在土里”,突出揭示出中国农民祖祖辈辈束缚在土地上,终年与土地打交道的悲惨历史。
C.“洗澡”、“流汗”、“葬埋”三个特写境头,组成一幅中国农民贫困、单调、辛劳的人生图画。
D.这首诗篇幅短、容量大、意境深,表现了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敏锐的艺术感受力。
3.对《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个标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课文标题就是文章所要说明的观点。
B.“艰难的国运”中产生“雄健的国民”。
C.“艰难的国运”中需要有“雄健的国民”的“雄健精神”。
D.“雄健的国民”的出现,必须会产生“国运”的“艰难”。
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 着一种热情。
②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 在一起。
A.泛滥 汇合 B.流淌 汇合 C.流淌 汇集 D.泛滥 汇集
5.参照例句,仿写句子。(3分)
例句:教室前面有个讲台,那不是讲台,那是园丁播种知识的基地。
二.文言文考查(10分)
6.古诗文填空(4分)
①万里赴戎机, 。
②雄兔脚扑朔, 。
③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④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7.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市:
③或以钱币乞之。 乞: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