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作文的教学
吉林省和龙市第六中学
赵红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中的一个方面。中考中占的比分也越来越高,但作文难写,作文教学更难。记叙文写作之所以难就在于记叙文是以形象的文字再现生活的画面,提炼人生哲理的,它要寓深刻的主题于日常生活的记叙描写之中,思想倾向应当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这就自然要比直露的文字难,有的学生学了十余年,总想在叙事上通顺流畅,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但每次写文章却笔重如山,脑子里时而空白如野,时而形象杂沓,写完文章却不知所云,别人看了也莫名其妙。写议论文时,学生往往只会空洞说教,无具说服力的事实论据,或摆出事实却不会加以分析,这样就会使整篇议论文看起来貌合神离,文章缺乏有机结合,或貌似完整,但不能融为一体。因此写作就成为学生的苦差使。如何由难转易,由苦变甜呢?
兴趣————学生写作的动力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痛。在他们的笔下普遍存在着题材狭窄,内容雷同,结构相似,甚至无话可说的弊病。这些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急待我们去开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我要求学生多听新闻.在家里,早、午、晚饭时间都要求学生注意收听新闻,关心时事。同时,我还提倡学生多阅报刊,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班里订的《江南晚报》、《中国青年报》,学生个人订的《文摘报》、《文萃》、《作文报》、《语文报》、《读者》、《时文选粹》等,同学们都争相阅读,作读书笔记,积累不少的典型素材,在此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把报纸上他们感兴趣的、有感受的文章剪下来,写读后感,写评论文章等。结果学生的剪报作文比教师的命题作文还要写得好,因为他们是有兴趣而写,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