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05年中考语文模拟题(二)
命题人:吴建升
题 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总 分
得 分
第一部分(12分)
1.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4分)
① 巴东三峡巫峡长,
② 。(郦道元《三峡》)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④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 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每小题2分,共8分)
①《观刈麦》中表达劳动者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
”。
②《论语》中写出了对“我师”应持的态度的语句是:
“ , ”。
③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语句:
④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个抒发壮志豪情的完整语句:
第二部分(58分)
文言文(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2分)
①蹴尔而与之 蹴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4.文中“甚于生者”指的是: “甚于死者”指的是: (2分)
5.“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这个故事可以概括为一个成语: (1分)
6.“此之谓失其本心”,联系全文及孟子的主张,“本心”应指 (2分)
7.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用原文回答) (2分)
8.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①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9.孟子所提倡的“义”与社会上有些人所说的“哥们义气”中的“义”有什么不同,请
谈谈你的看法。(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