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18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22 9:49: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7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0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黄冈实验中学  汪义和
一、积累运用(15分)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
B.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每一朵盛开的鲜花像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是一个忍俊不jīn(  )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D.于是我折转身又走回去,又走到那株古老婆suō(  )的大树那儿。
2.按要求默写(3 分)
⑴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奇特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      ,     。
(2)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无力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          ,          (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作答)
(3)陈水扁上台后,一意孤行,大搞“台独”,遭到了许多国际有识之士和全世界华人的强烈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孟子二章》中语句作答)
3.将下面的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2分)
据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神舟”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并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
王永志说,现在初步考虑,“神舟”六号准备上两个人,飞行5到7天,继续考验飞船的实际能力。他还透露,“神舟”六号还将是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和“神舟”五号基本一致。而与“神舟”五号最大的不同是,两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等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同时,“神舟”六号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天员完成。
                                             
4.学习诗歌,要善于把诗歌中最美的诗句运用到我们的表达中去。除了引用以外,化用变述古代诗词名句更能体现你对语言的驾御能力。请你在横线上续写两句。(2分)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                                     
         ,                                  。
5.请阅读下述材料,进行探究分析。(2分)
法国一位名叫切尔西的女记者走访了在二战中遭受浩劫的一些城市。她对日本的广岛和中国的南京两个灾难深重的城市记录得比较详细,现摘抄一些,请你阅后谈谈有何发现。
广岛:被原子弹轰炸的残骸都保存完好;南京:难以找到当年屠城遗址。
南京:大屠杀死难人数36万人以上,纪念馆“哭墙”上只剩有3000个死者的名字;广岛:2001年8月6日,公布原子弹受害者221893人,精确到个位。
广岛:每年8月6日,举行悼念大会,8月15日,钟声汽笛鸣响,工厂、学校、机关停止一切工作,全城哀悼;南京:南京大屠杀纪念大会从1985年才开始,1997年才有了拉响防空警报和车船汽笛的做法,除了悼念大会会场,鲜见肃立默哀场面。
南京:参加纪念大会人数2000左右,最多不到1万人,占人口的1/2800或1/500;广岛:参加纪念大会的有5万多人,占全市人口的1/21……
  探究结果:                                 
                                      
6.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课外好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1题。(1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1)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2分)
答:                                                                      
  (2) 分析第三联情与景的关系。(2分)
 答: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