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18 23:4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
(检测时间:100分钟 检测总分:100分)
安岳县镇子初级中学蒋俊灵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5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分数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
枯涸(  )  liáo(  )亮 zhù(  )蓄   chéng(  )清  栖息(  )  
肥shuò(  ) 清liè(  ) yùn niàng(   ) 山岛竦zhì(  )
2.结合课文语境,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朗润:             (2)花枝招展:             
 (3)响晴:             (4)德高望重:            
3.运用叠字、叠词,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请模仿下面的例子填空。(2分)
  例:偷偷地钻出来  轻悄悄  舒活舒活筋骨  滚滚流水
      吃一顿  慢          房间      绿草
4.填空题。(10分,除特别指出外,每空0.5分)
  (1)现代诗人、评论家     所写的诗歌《秋天》,以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晚景图。诗中以拟人化的写法,写到:“秋天    在农家里”、“秋天    在渔船上”、秋天    在牧羊女的眼里“。
  (2)《观沧海》作者是东汉末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中用夸张手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孕星辰的雄浑景象的诗句是        ,      ;
        ,       。
 (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揭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
(4)《天净沙•秋思》的文体是    ,作者    ,  朝著名的    。其中,各具色彩的九种景物                      (2分)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而文末的“     ”三个字是主旨所在,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一般来说,人们对景物特征的观察可以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觉度来进行。试指出下面的句子是从什么觉度来观察、描写景物的。(4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     )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
 (3)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     )
 (4)震落了清晨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     )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6---12题。(20分)
(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8题。(15分)

春之怀古

(1)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掌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脸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