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中考作文模具
第一章 记叙文
一、 基础和要领
表达方式是文体的重要标志和文章细胞――语言的组织形式。正像皮肤有头部的、面部的、体部的区别一样,表达方式也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之分。这里介绍记叙文常用的叙述、描写和抒情。注意:记叙文要求穿插一些抒情(指的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融汇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和议论(包括一般认识和主题句)。
叙 述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一定有时间、地点、主体、事件和结果等要素。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考试作文一般用第一人称“我”。
主要叙述方式如下:
(1)顺序。常见。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账。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这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称做“倒金字塔”。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点关系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不可渲宾夺主。
叙述的语言要有个性,有感情,还要口语化。
描 写
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要抓住特征,融入感情。
(1)人物描写。A..肖像描写。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B.语言描写。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C.行动描写。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D.心理描写。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包括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3)场面描写。对有一二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如阿Q画押、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有描绘人物性格、安排情节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抒 情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
(1) 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并有感叹词。如:“中
国人啊!”
(2) 间接抒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如:“路
边的花儿迎风起舞。”
考试记叙文,是一种考生写自己的经历见闻及真情实感和思想意义的教学体裁。要领:1.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写真实的“我”,是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2.语言要以口语为主流,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语言要带感情。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等。3.必须明确一个作文观念,这就是记叙文的内容是自己的感情体验。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 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 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感情体验,是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4.外在结构是“以线串珠”。“线”,是感情体验;“珠”,是小事情或者细节。
二、模式和模具
考试记叙文主要分为叙事、记人和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和议论抒情)三种,模式如下。
(一)叙事模式和模具(在考试题中最多)
叙 事 模 式
【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事情。②议论这件事对我的启发意义。如“这件事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中间】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在发展的高潮部分最好点出启发意义即主题。
【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