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教育试探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12 19:2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3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语文教学中的和谐美教育试探

丽水市莲都区 石牛中学 蓝海兴
        平原中学 舒旭芬
摘要 :和谐美教育是对学生的一种终极关怀,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本文通过两篇课文反映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析,试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探讨对学生进行和谐美教育。
关键词 美育 自然 生活 艺术 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在第四学段阶段目标又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第四学段学生来说,因为已有的经验结构、知识水平的限制,很难体验到层次较高的审美对象的内涵。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本文试从《炊烟》⑴和《小院》⑵的教学分析,从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互联系中寻找对学生进行和谐美教育的过程及途径。
《炊烟》和《小院》在审美内容上有着共同点:前者描写了武夷山的景色,后者描写了五台山的景色;前者描写了中年夫妇淳朴、真挚心灵,后者描写了“小大嫂”的淳朴、善良人情美;两者都显现了人类掌握客观事物——“真”和追求有益的实践活动——“善”的本质力量——“美”之形象。所以,在教学中可以按踪寻迹,从两山大自然优美环境入手,分析和谐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理解、沟通、温馨的美,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让学生读出一个和谐的自然环境
美是自然。俄国教育家乌申基说:“自然,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凸凹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育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影响,教师的影响是很难和它竞争的。”⑶ 郁达夫也曾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⑷给学生营造美的自然,首先要给学生美的感知。为了这种美的感知,教学中通过朗读、品味把握文中的美景。请看《炊烟》: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一缕炊烟优美地在天上飘,炊烟下是一座小木屋……再看《小院》:天空如洗,院前的屋脊上方突兀一峰,密密的松林荡漾着一片青苍,草木掩映,浸润得整个小院绿莹莹、蓝汪汪的。多么富有诗意的画面呀!学生就会把这种感知内化为审美知觉:仿佛武夷山和五台山在一层轻纱般恍恍惚惚的雾霭之中……祖国的大自然多美啊!
让学生品味和谐的社会环境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事物,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