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题
团风县实验中学 周顺(试题已编辑出版,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拜托!)
一、积累运用(2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滑jī( ) luán( )生 lǎ( )叭 红润( )
附和( ) 鲛( )人 女娲( ) 粘( )住
2.成语填空,并在横线上解释所填的字。(2分)
兴高( )烈 ( )翁失马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想像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它的故事是虚构的,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
B.“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皇帝的新装》是以新装为线索,按照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展开的故事情节。
D.《女娲造人》是一篇寓言,以幻想的形式解释宇宙的起源。
4.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2分)
A.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
C.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
D.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5.……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说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此段中皇帝的“表演”: 。(2分)
6.根据课文内容及你的理解,在括号内填入一个词语,恰当地概括人物的神态或动作,以丰富文章的内容。(3分)
例句:……雕像者(笑着)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1)可怜的老大臣什么也没看见,当骗子向他“征求意见”时,他( )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2)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 )喊:“妈妈!”
(3)“萤火虫?就像很烫很烫的小火星吗?”盲孩子( )问。
7.根据提示,拟出“悲观者”和“乐观者”各自所说的话,每句不超过10个字。(4分)
一位悲观者和一位乐观者同时被派往某地去推销鞋子,可他们到达目的地以后,却发现那里的人全都是光着脚在走路,那位悲观者沮丧地说:“ ”;而那位乐观者却欣喜地说:“ ”。
悲观者沮丧地说:“ ”。
乐观者却欣喜地说:“ ”。
8.有人把老师作过很多比喻,如“把老师比作蜡烛,因为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把老师比作小草,因为它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等等,你把老师比作什么呢,说说理由。(3分)
我把老师比作 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