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设计
郑集中学 徐介荣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物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2、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说明顺序。
3、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
4、了解作者描述的松鼠的特点,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抓住特点描述事物。
2、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教具准备:
投影片
课前预习:
反复朗读,查找工具书了解松鼠。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最喜欢哪一种小动物?你能用一两句话给我们介绍介绍吗?指生 介绍。师:大家讲得非常有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布丰所写的《松鼠》,让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描述松鼠这种小动物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学纠错。
2、投影出示生字,读准下列生字词
驯( xùn )良 矫(jiǎo)健 蛰(zhé)伏 苔藓(tái xiǎn)
3、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默读、小声读、大声朗读等),要求:读的同时,要在文中圈点勾划,找出能体现松鼠总特点的语句。
投影出示思考题:
(1) 你认为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2) 作者为什么说松鼠是讨人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明确:(板书)
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提问: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三个特点?(同座位讨论,举手回答)(提示:结合课文内容,确定自己的思路)
明确:
先介绍自己的“漂亮”。(略)
接着介绍自己的“驯良”。(略)
最后介绍自己的“乖巧”。(略)
四、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师范读第3段,故意漏掉一些词,让学生指出并体会其作用。例: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字、词、句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