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雷电颂
杭州外国语学校 廖冠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领会历史剧的形式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2、掌握课文中运用的象征和夸张手法,感受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领会历史剧的形式美,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有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同学们知道这一风俗习惯的来历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戏剧《屈原》的节选之第五幕。
以前我们学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它是怎样的诗歌?——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却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意境的美诗,如一首小夜曲。而今天要学习的《雷电颂》则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风格截然不同。
〖作者介绍〗
【郭沫若】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学者。(见幻灯)
郭沫若曾经说过:“历史研究是‘实事求是’,历史剧创作是‘失事求似’;“史学家是发掘历史的精神,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遂投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等等。对后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影响极大。
屈原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座右铭。
〖了解戏剧〗
戏剧种类很多。(1)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话剧、歌剧、舞剧以及戏曲。话剧以对话为主,如的《雷雨》、《屈原》、《茶馆》。(2)剧情繁简和结构:多幕剧和独幕剧。多幕剧情节较复杂,人物较多,场景变化多,独幕剧情节较简单。(3)题材反映的时代:历史剧和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