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对农村初中阅读教学的尝试
作者姓名:徐国华
作者单位:丽水市遂昌县王村口中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面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坐而不理。本文就从兴趣、习惯、方法、联想、探究几个方面对新形势下农村初中阅读教学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关健词:新课标 阅读教学 语感体验 探究学习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阅读材料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表达出来。这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难度。原因有四:一是农村学生阅读面窄,少有课外阅读,较少有自己的见解、体验;二是农村初中大多还是那种以讲代读,以练代读的教学模式,学生没有机会去积累、感悟,这种模式剥夺了学生自己品味作品的权利,使学生缺乏灵性、悟性和创造性;三是农村学生过于羞涩不擅长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四是农村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较差,即使有一点理解、感受,也较难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就造成了农村初中学生阅读能力低下。那么,如何将新课标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体验的能力,正是我们广大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努力实践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 开展阅读竞赛,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指对人对事物的特殊的认识倾向。它对于人从事实践活动,获得知
识,发展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例如在教学《渔夫的故事》时,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自由搭配,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进行渔夫与魔鬼的对垒比赛。学生接到任务后,几人一小组认真分析,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学生那种参与的兴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比赛时高潮迭起,许多学生对人物的神态、语气把握得非常到位,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也可以开展课前五分钟阅读竞赛。学生寻找一篇自认为优美的文章,利用课前五分钟朗读,并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或中心或人物或情节等方面的看法。再由全班学生进行评分,每天一人,每周评出一名优胜者,每半个学期进行一次总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奖励。此活动一出,立刻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