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7 19:0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安徽省桐城二中 汪玉清
作文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八年级初,我曾对两个班学生的作文毛病作了一些归纳:
问题一:审题不清,导致离题、偏题的现象每次作文都有部分学生。
问题二:语言比较罗嗦,口语与书面语不分。很多学生把平时说的都写入作文中去,不加筛选提炼。
问题三: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标点符号不会用、或者干脆长句到底不用标点,分段意识较差,常常几件事情一段到底。错别字现象较多。
问题四:事例话题陈旧,文章平铺直叙,淡如流水,毫无感情。
全篇“空话、废话、套话”,甚至在作文中充塞着成人化的语言,功利化的思想及伪圣化的情感,作文模式化。
究其根源:学生写作动机不端正,写作兴趣全无,把写作视为畏途。若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在作文教学训练中,以学生为本,以读、写作文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才能走出目前这种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明确提出,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鉴于此,并结合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尝试。
一、以读促写,获取能量
写作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生活。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活动范围毕竟有限。作为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以获取许多的作文“能量”。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是得益于课外阅读。”
在八年级学年初,我就在班上推荐几部中学生课外读物。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韩寒的《三重门》及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