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语文新课改
西安市六十七中学
段波
从教十余年,在2000年和2003年接手初一语文教学任务,接触了人教版的两套新教材。特别是2003年以来,我接受了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钻研了新教材,还经常翻阅相关的教辅资料,经常上网登陆相关网站,密切关注课改的最新动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有了些浅见并作了点尝试。
一、培养学生语感的认识及一些做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总目标”中再次强调:“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各个阶段目标中又对此加以具体化。就是说,关于学生的语感培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指出了教学的方向。
语感的培养与丰富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辞海》中对“语言”的解释是:语言是物质外壳,它与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感悟,有时教师一再启发,但学生就是启而不发。深究其原因,其实是学生的语言不丰富,缺乏语言积累,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及表述,以致学生在课堂上有口难开,即使开口也难以完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其语感增强,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堂中较好地领悟作者、作品的意图,较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观点。
基于这种认识,针对学生情况,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我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默读、朗读、浏览、略读等方法。平时上课重视学生朗读;利用自习课组织朗诵会,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文章朗诵,不限课本内外,且不限文体。这样做,调动了学生的诵读积极性。诵读声情并茂的作品,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其次注重在阅读中积累。落实 《语文课程标准》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每周摘抄一至两篇,内容不限。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拓展视野。利用自习课,组织摘抄交流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读得多了,相应的语言积累就丰富多了,语感自会增强。
再次是加强背诵。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课内的背诵任务,对于学生摘抄本中的文笔精华,我加以推荐,要求学生背诵。这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名篇佳作本身,也是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方法。
另外,加强练笔。除作文之外,让学生每周写一至两篇随笔。把他最想说的事情,最想表达的情感,写清楚,述完整。这不仅为作文积累了素材,也是增强语感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