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学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5/10 20:09:1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6110字。

  编者语:本学案包括写景抒情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意图立足于课本,牵手高考,抓基础,重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利用本学案,有所收益。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2课时)
  复习目标:
  1.积累识记本单元重要词语。
  2.学习景物描写的手法,欣赏散文景物描写的语言。
  3.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欣赏散文的抒情手法。
  4.了解选做题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题答题规范。
  复习过程:
  一、单元知识梳理:
  本单元重点学习写景状物散文。
  本单元包括三篇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
  三篇文章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二是意蕴深。三是语言美。
  二、重温经典:
  穿行于优美的文字间,徜徉在幽静的画面中,尝试与精典对话、与现实对接。这是我们学过的三篇写景抒情散文,再次翻开记忆,你有何感受,试总结一下阅读方法:
  三、文学知识积累:
  1.写景抒情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依托而抒发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作品。它要求抓住景物特征,对景物作真实细致生动的描绘;要把“景”和“情”有机结合起来,以情统率景,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将情融入景中。
  写景抒情散文大多以空间(如游踪)或时间的转移为线索来结构全文。多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手法;常用色、形、声结合,视、听、触、味觉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绘景。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多用比喻、拟人、通感、衬托等修辞手法。
  2.写景抒情散文的特点:
  (1)作者借助某一景物抒写个人的人生感悟、对社会的思考理解等。
  (2)结构上通常由景而始,然后由景及事,然后由景及理及景,最后落脚点在于理和情。
  (3)选材上比较自由,看似信马由缰,实则为中心服务;表达上熔描写、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前者是为后者服务,主题的理解要从议论抒情句段入手。
  3.阅读方法:
  (一)看题目,读全文,初解作者对“物”之情;
  (二)理结构,细查找,知其遭遇种种巧归纳;
  (三)明主题,景人连,抓关键句悟作者真感情;
  (四)赏语言,解修辞,连内容带情感赏出味。
  四、单元知识积累:
  (一)文学常识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颂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散文名篇有《背影》《绿》《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郁达夫:1921年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1923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文学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
  陆蠡: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二)词语积累:大声朗读下面的词语。
  蓊蓊郁郁     弥望   袅娜     脉脉   参差    斑驳    峭楞楞  
  倩影         梵婀玲   妖童媛女      鷁首徐回      棹     
  纤腰     敛裾       独处    琐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