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写作教学结构新探
张承运
(莱芜市卫生学校,山东 莱芜 271100)
摘要:探讨新的中等职业学校写作教学结构模式,切实增强中职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作文质量和认识能力。
关键词:写作教学;结构新探。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写作教学沿袭成习的模式是,题目教师出,文章教师批。教师包揽一切,事倍功半;学生消极应付,视写为难。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只有把学生从陈腐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写作的主人,写作教学才有可能走出一条希望之路。
美国教育改革家布卢姆在他提出的学习模式中认为,知识的前提能力、情感的前提特征、教学的质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三个变量,他们对学习达成度的影响分别占50%、25%、25%。在探索新的教学结构过程中,应该而且必须体现着三个变量的各自作用和相互关系。据此理论,我们从2001年秋开始在我校进行写作教学结构的改革和探索,经过三年多实验,效果明显。
新的写作教学结构的构成要素如下:
一、编制教学目标
写作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细目化,是介于大纲与教材之间的教学指导材料。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和有效的学开始于准确的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过去由于没有明确的作文教学目标,致使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深浅不宜,广狭不当,繁简不适,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根据语文课本中写作能力训练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单元教学目标,编制出每次作文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并为作文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二、做好写前准备
布卢姆认为,知识的前提能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占50%,他还说: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准备工作远比教师的讲授工作重要。写作教学更是如此,写作之前,必须下大力气组织学生做好有关写作知识的准备和写作情感方面的准备。这是构成新的教学结构的重要因素,也是写作教学成败的关键。这种准备工作多半在课外,有时也在课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写作准备一般包括:材料准备、知识准备和情感激发。
1、 材料准备
这是准备的重点,要从内容入手,先米而后炊。材料准备一靠长期积累,二靠发现、观察、采访、回忆。长期积累是主要的。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学生建立“材料仓库”分类积累,同时采用比较法分析认识材料的异同与优劣(包括同类比较,异类比较,正面比较,反面比较等)。如此分类积累,比较分析,到作文时,就可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或再现客观事物,或表达主观情意,随手拈来,运用自如。
2、知识准备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成本次作文所需的写作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写作对象的有关知识,以保证学生的作文即文体对路,又典型且有深度。
3、情感激发
文章不是无情物,动笔前,要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写作对象上,或喜或悲,或褒或贬,或叙事以寓理,或写景以抒情,都有一个“情”字蕴藏其中。这样,作者有“情”,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以情感人。
三、优化教学过程。
新结构教学过程包括独立试写、质疑评议、反馈矫正三个环节。
1、独立试写
独立试写可在课内,也可在课外。独立试写就是教师在出示作文题目和教学目标后,不做任何解释或暗示,而是由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完成写作任务,鼓励学生“放胆”、“创新”,可以看书,可以互相讨论,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