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学生的说话潜质
谷城县职教中心 杨正明
普通中学的学生都会说话,但会说话不等于能说话。“能说会道”虽带有一丝贬义色彩,但绝不是一件坏事。现行教育体制的中学生,笔头答题还行,口头答题就稍稍逊色,而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不仅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拓展,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
当今社会,信息传递快,人员交往广。中学生毕业后,或升学、或就业,频繁的社会交往中,更要求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达准确等能力的黄金时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能想方设法,激活学生说话的潜质、让学生“说”起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 课前练说,设置说话情境。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或几次训练就能提高的 ,必须持之以恒,
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每天利用课前的 三、四分钟,让学说轮流上来讲演。在教师里为学生创设一种交际气氛,是有计划帮助学生练说的好办法。讲演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标准。高一年级的学生,可以事先准备,或选讲一则短小的故事,或复述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也可搜寻一则自己最欣赏的格言、警句,课前写在黑板右边,上课后由搜寻者讲析。讲演或讲析时要求语言表达的规范。高二年级学生可就周围发生的事情开展一事一议,也可就班级、学校开展的活动说事情,讲场面,论道理。可看图作文,也可老师讲事情开头,让学生续事情的发展和结尾。要求用词准确,造句完整、逻辑严密、说话流利,既有感染力又有说服力。这一阶段重在培养学生语言的科学性。高三年级学生可采用即席演讲的形式。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将题目公布在黑板上,铃声一响,由学生上台演讲 。要求短小精悍,生动讲解,形象描绘,语言具有直观性和情态性。力求做到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相结合。这一阶段既要培养学生迅速的思维力,又要锻炼学生的演讲口才。这种训练放在课前三四分钟进行,既可保证时间,训练有序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又可活跃教室气氛,为整个教学过程定下一个轻松愉快的基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并在一种理想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
二、 精心设问,激发说话兴趣
好的提问能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所以提问的质量,是培养
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一环。设计问题,既不能超越学生的实际水平,面对问题无从下手,也不能过分简单,让学生满堂齐声回答,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会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和训练学生说话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遵循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要求,有趣有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问。设问既要有新意,又要有容量,而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