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写作七法
(内容:误会曲折法、妙设悬念法、巧留空白法、露中有藏法、对照比较法、感觉挪移法、烘云托月法)
作者:雷其坤
有比较才有鉴别。作文时有意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刚与柔等对照起来写,可以鲜明、突出的揭示对象的外在特征或内在本质,从而更生动、更深刻的表现出文章的主题。
两个不同的人物(或事物),同一人物(或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可以形成横向对比如矛盾《白杨礼赞》,将象征北方抗日军民的白杨树与象征国民党反动派的楠木进行对比,抒发了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对楠木的憎恶之情。柳宗元《捕蛇者说》,将蒋氏捕蛇的经历和其乡亲们纳税的遭遇进行对比,表明蒋氏不愿更役交税的心迹,从而揭示出赋敛毒于蛇、苛政猛于虎的深刻主题。同一人物(或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情形可以形成纵向对比。如《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在女婿范进中举以前,称他为“现世宝”、“没用的人”,骂他“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户马上变换了称呼,称之为“贤婿”、“老爷”、“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前倨后恭,凸现了胡屠户嫌贫爱富、卑劣势利的性格特征。
当然,有时构成对比的对象也可以不止两个。
[例文1]
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
南方的雨,下得缠绵、温柔、纤细、持久;
北方的雨,下得豪爽、酣畅、粗犷、干脆。
南方的雨,像南方少女的爱,羞羞答答,多情、含蓄。
北方的雨,像北方小伙的情,炽烈如焰,热情、奔放。
南方的雨,使人想起洞箫牧歌、春花秋月,想起酒香四溢的杏花村和青烟缭绕的山野、村舍……
北方的雨,使人想起黄钟大吕,金戈铁马,想起浑厚的高原,平坦的沃土以及犄角般的玉米和火一样燃烧的红高梁……
我曾在南方的雨巷,戴着小斗笠,踩着古老的青石板,领略过那牵丝的长脚雨的恩泽。那份只有雨趣,而无淋漓之感的温馨,令我铭心难忘。
我也曾在北方的阔野,赤着脚,打着一把软弱无力的小花伞,迎接过那如浇如注的倾盆大雨的洗礼。那份彻头彻尾的痛快,那份恨不能连灵魂也一块冲刷了的大愉悦,使我至今回忆起来仍激动不已。
常想到,为什么同一块国土上,会有这南方的雨与北方的雨的不同?莫非远在先陶时代和青铜时代,在秦时明月汉时关时,这南方的雨和北方的雨,就已经泾渭分明,性格鲜明了吗?
想想可也是,偌大的国家,偌大的土地,倘只有一种雨,一种色调,一个模样,那该多么没劲、单调、乏味啊。
我爱南方的纤纤细雨,也爱北方的滂沱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