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育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18 9:46: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谈谈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揭东县第一中学    吴晓萍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其主要目标就是要改变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教育、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于是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目前,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已成为课改的热点。
什么是探究?“探究”就是指探寻、追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行动,即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想了解其是“什么”,或想了解已知的事物的现状,即“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究其来龙去脉,了解它“为什么”会这样。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探究的潜能。基础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学习、探究,从未知、不会、没有到知、会、有,就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我们姑且将这样的教学过程称为探究性阅读。与传统教学一样,探究性阅读中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依然是一篇课文“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为什么这样写”,关键在于过去主要靠教师来讲解分析,而现在我们更强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追究。简而言之,在教学活动中,“探”就是探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究”就是究问为什么这样写?读者不仅要理解文章,还要提出问题,究问为什么这样写,观点对不对,论据是否充分等并力求解决问题。
如此看来,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充分自主、独立学习的过程,那么,是否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作用淡化了呢?事实证明,在探究性阅读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教师应致力于问题情景的创设,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问题、惊讶开始的”,“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起点,创设问题情景是探究性阅读的重要学习条件,一个成功的问题情景的创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我在执教《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人物形象时,就做了这样的提问:“别里科夫可不可以谈恋爱?”问题在学生看来有点突兀而又充满刺激感,学生讨论非常激烈。结论是别里科夫当然可以谈恋爱,有以下理由:第一、别里科夫也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想要成家立业,完全可以理解。第二、别里科夫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他的言行举止受到全城人的排斥,他在别人的怂恿下恋爱,甚至打算结婚,表现出他内心深处希望通过此事重新被别人接纳的想法。第三、从生命的本质来说,别里科夫也希望有人继承他的衣钵,而不是孤独终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再一次追问:“为什么别里科夫的恋爱会失败?”我引导学生想象:“假设别里科夫和华连卡结了婚会怎样?”学生有的说他会像管制全城一样管制华连卡,不许她上街、不许她与别人交谈、不许她工作。有的说华连卡可能会最终冲出套子的束缚,拥抱新生活,总而言之,两人的冲突是新旧思想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别里科夫的恋爱终究是要失败的。诸如此类的探究,有利于学生阅读的不断深入。
教师不仅要创设学习的问题情景,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当时时注意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课堂中提倡有问题也要当场提出,课后互相交流尚有疑惑的地方。这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