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羁绊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2/14 14:53: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阅读教学的羁绊
韩寒东
  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帮助学生开扩视野,增长知识,学会感受生活、观察社会的主要手段。令人担扰的是,现在的阅读教学思想,尤其是实际教学活动逐渐形成了一些框框,出现了许多羁绊,束缚了教师,影响了学生的提高,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降低,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一、以思想束缚形象
  形象大于思想。鲜明生动的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因而又产生了很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不可能用一个概念、一种思想去概括,去捆住生动的形象。例如,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典型形象,历来争论很大。有人说阿Q是个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主义或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一个集合体形象;有人认为阿Q是一个受了精神奴役创伤的革命农民的典型;有人却持相反的观点,认为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的典型。我们不必用一家之说压服其他观点。对中学生来说,甚至不必完全明了阿Q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照样可以欣赏小说,体会阿Q的喜怒哀乐。康德说:“模糊的观念要比清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这正是形象的魅力所在,它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吸引人们去探索。
  可是,一些教师有意无意地把归纳一个中心作为教学文学作品的最终目标,还总结了一个呆板的模式:通过什么,揭露什么,歌颂什么。比如教学《孔雀东南飞》,总结为全诗通过对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叙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兰芝、仲卿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对压迫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人民群众对被迫害者的无限同情和追求婚姻自由、珍惜爱情生活的强烈愿望。整个封建时代的作品,甚至是现代作品,同类的,几乎都用这个框框去罩,甚至还把它当作一种高明的技巧、解决问题的法宝,这样只会导致学生思想僵化,思维迟钝。
  如果我们破除这类框子,引导学生进入兰芝、仲卿的内心世界,感觉兰芝“举身赴清池”的悲哀、绝望和对人世的毫不留恋,想象仲卿“徘徊庭树下”的情景,胜过呆板的说教。
      二、以权威束缚学生的独立思考
  中学教材多为大家名篇,好处讲不胜讲,但并非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贾谊《过秦论》的佳句“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受历代读书人击节赞赏,老师当然也说好,有气势,让学生反复吟诵。而钱钟书先生却认为“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四者一意,任举其二,似已畅足。文中却堆叠成句,不免弄巧成拙,造成了“词肥义瘠”,与古人所笑话的“一个孤僧独自行”、“关门闭户掩柴扉”、“天地乃宇宙之乾坤,吾心实中怀之在抱”一样赘累。我们教育学生,写作时论据要真实,可是贾谊写《过秦论》,苏洵写《六国论》都有虚构的论据,推论也未必合情理。孙犁《荷花淀》的第二、第三节删除后,是否更加和谐?沙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鲍细亚恣意曲解篡改合同条约,戏弄夏洛克,同时也戏弄了观众。只要是名篇,就硬着脖子说好,千篇一律,讲多了,学生就会怀疑,教师自己也会气短。不如让学生自己多体会好文章、好语言。同类的,不同类的,比它差的,比它更好的语文文章很多,提供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感觉、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不管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对学生来说都有意义。教师讲的,学生没有感觉,体会不到,那么教师讲得再多、再正确,也是白费口舌,空耗生命。
  现代阅读教学一般来说是围绕一些问题展开的。教师设问,学生回答,然后由教师为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