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学案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1/26 22:59: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1220字,名师精品,精心制作,非常实用,带答案,共五课时。

  学 科:语 文 
  周 次:第十九周 
  学案一
  设 计:拉拉綦 
  审 核:
  课题:荷塘月色 
  学时:五学时(第一学时)
  一、学习目标
  1、 学会朗读抒情散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培养“研究探讨、深入领会”的阅读习惯
  3、培养学生“于无疑处生疑”的能力
  二、学习方法:多媒体辅助;朗读式教学法,课堂以学生讨论、释疑为主。
  积 累 链 接
  一、创设情境,走近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美的画面总是叫人怦然心动,而美的文章更是叫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
  朱自清,著名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曾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探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素、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他的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
  二、了解背景: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月色是文章描绘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向往、追求的和谐宁静的境界。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 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陷入苦闷之中。他既对现实不满,又不敢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因而借赏景来排遣苦闷。本文中所反映出来的憎恶现实,想找一个安宁的所在而不得的苦闷心情,在当时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整 体 感 知
  一、初读课文,掌握作者感情变化的脉胳:
  并找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理清基本内容
  1.本文写了朱自清一次怎样的经历?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3.本文写了作者的一次月下散步的经历,作者为什么深更半夜的时候去月下散步呢?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4.朱自清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
  5、朱自清去月下散步的目的是什么?
  诵 读 体 悟
  1学生自由朗读; 
  2选择一两个学生朗读第1段和第4段;
  3让学生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作评价;
  4补充、归纳:朗读时除了要字正腔圆,不能结结巴巴外,因为朗读是一种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体现了你对课文的理解。所以要想读得好,就要把自己当作朱自清,进入他的内心,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