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序言教案3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宽容〉序言》研究性学习学案<br>
北海中学 洪文锋<br>
<br>
-、教学目标: <br>
1 、指导学生进行赏析性阅读――找到切入点,进行深入探讨;<br>
2 、透过本文主旨,进行创造人格的熏陶,培养对新事物理解、宽容的态度; <br>
3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能正确、全面、透彻的看待问题;<br>
二、教学难点与教学拓展:<br>
1、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理解、宽容的态度;<br>
2、联系实际发掘《〈宽容〉序言》的现实意义。<br>
三、教学时间 一课时<br>
<br>
<br>
学习过程 <br>
[导入](展示房龙画像)郁达夫曾说:“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是将文学家的手法,拿来用以讲述科学……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房龙的魔笔,看看是否名副其实。<br>
目的:引起学生注意,导入课文。<br>
[介绍作者]亨德里克·房龙,荷裔美籍作家和历史学家。他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市,当过教师、编辑、记者,后在德国、美国读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他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他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的一系列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代表作有:《宽容》、《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br>
[介绍课文相关基础知识] 序言有两种:一种是为别人写的,多为介绍和评论该书的内容;一种是为自己写的,也称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本文属于后一种,即“自序”,自读提示说,“这篇序言的写法很特别”,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到底特别在哪?<br>
明确:此篇序言很特别,像散文诗,又像是寓言。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虚构的故事中包蕴着怎样的深刻意味,学生不容易做到透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