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1/12 15:01: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胡同文化<br>
<br>
【教学目标】 <br>
<br>
1、认知目标   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br>
<br>
2、情感目标   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的感情,理解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br>
<br>
3、技能目标   学会通过找中心句概括内容要点 <br>
<br>
【教学重点】  提取精要,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br>
<br>
【教学难点】  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br>
<br>
【教学设想】 <br>
<br>
1、课时   1课时 <br>
<br>
2、多媒体辅助教学       <br>
<br>
3、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适当的诱导、点拨与开掘。  <br>
<br>
<br>
<br>
【教学步骤】 <br>
<br>
一、 新课导入 <br>
<br>
在我们江南水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水多、桥多、弄多)由此形成水乡特有的文化风味。 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胡同多”。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今天的北京,尽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区,但仍还有近半数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就随着京味小说家汪曾祺一起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体会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br>
<br>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关于胡同的老照片,(问):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样的特点?(展示幻灯片)看后有什么感觉? <br>
<br>
(低矮、拥挤、破旧;感到压抑,不舒服。)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