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案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br>
⒈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br>
⒉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学习、复习本文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br>
⒊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r>
⒋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br>
⒌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br>
【重点、难点分析】<br>
⒈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br>
⒉ 有关疑难词句的解释。<br>
⒊说”是一种文体;是议论文的一种。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论述的?<br>
⒋试摘录作者关于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等方面的精辟论述,体会其深刻含义。<br>
⒌为什么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br>
⒍本文是怎样进行对比论证的?<br>
⒎怎样认识本文的进步性和局限性?<br>
【教学时数】<br>
一课时<br>
【教学过程】<br>
一、导入新课。<br>
从初一学过的《论语》中孔子说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导入。<br>
二、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br>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