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学案
- 资源简介:
约13450字。
苏教版必修2第三专题之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山东省北镇中学 高胜军
高手支招之一 ——阅读方略
阅读有目的
△认识消息的特征和主要的表现方式。
△学习审视历史、反思历史,接受和借鉴历史经验,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
△理解本消息主体的含义,提高对作品内容进行概括的能力。
△对比阅读,比较同类主题不同作品观点的异同。
读前要热身
小泉再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反对参拜靖国神社(节选)
几天前,亚洲各国媒体还在纷纷猜测日本首相小泉会在今年什么时候参拜靖国神社,分析认为小泉一定会选在秋季参拜的时候,小泉却在2002年4月21日上午突然参拜了靖国神社。
小泉毫不掩饰地说,他这回是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4月21日,星期天,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秘书突然宣布,小泉首相当天上午要前往靖国神社参拜!国际社会为之哗然。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说,21日上午,一身黑西装礼服外套,打着黑领带,内着白衬衣,一头蓬乱白发的小泉在动身前往靖国神社前表示,他之所以选21日参拜 14—1 靖国神社,是因为“时间合适”!
不过,在小泉动身前往靖国神社之后,他托日本东京的一家新闻社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解释说:“赴靖国神社参拜完全是我个人的决定。我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决定的。我觉得只有在春季时参拜靖国神社才能表达我真正的感情。”小泉还暗示说,他今年选这个时间前往靖国神社参拜是为了避开8月19日日本战败纪念日这个敏感的时间。
然而,在参拜仪式结束后,小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说:“我是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参拜的目的是为了向那些为国牺牲的人以及他们的家人表达敬意!再说了,这样的参拜一年只一次。”
链接1:关于日本靖国神社 :
小泉“寄情”的靖国神社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前身是“东京招魂社”,最初的意图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戊辰战争)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1869年6月由明治政府设立。1879年6月正式改称为“靖国神社”。
神社殿堂东侧有一栋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的建筑,名为“游就馆”。以前主要陈列从各国掠夺来的战利品,炫耀“皇军”的“赫赫战功”。如今展出的多为战死者的遗物,其中有前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军礼服和“神风突击队”队员的遗书等。
靖国神社中还有一座被称为灵玺簿奉安殿的大殿。它建于昭和47年,供奉有明治维新以来250万军人的灵位,包括日本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中死亡的军人包括多位犯下滔天罪行的甲级战犯的灵位。
链接2: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首相:
1975年8月15日,三木武夫首相首次以“个人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
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以内阁总理大臣的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康弘首相以公职身份进行了正式参拜。
1996年7月29日,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自己生日当天参拜了靖国神社。
2001年8月13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以总理大臣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
包括小泉在内的多位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说明他们对日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毫无悔改之意,这必然会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国家的一致不满和强烈反对。在对待给他国造成重大损失的侵略战争的态度上,东方的日本和西方的德国形成巨大的反差。那么,在这方面德国是怎样做的呢?我们学习《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一文,就会找到很好的答案。
知识应储备
●作者作品
1970年12月7日上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第四位总理维利•勃兰特来到了位于华沙城内的原犹太人聚居区。站在这片还残存着战争创伤的土地上,作为一个曾经屠杀了600万犹太人的国家代表,面对着周围眼中饱含愤怒的大屠杀幸存者们,这位德国总理无言以对。于是,他默默地屈身,面色凝重,低垂着头,双膝跪倒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这一惊人之举不仅令在场的许多人感动落泪,也在20世纪外交史册中永恒定格。这一勇敢的行为使勃兰特成为197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德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沿着维利•勃兰特的足迹又踏上了这块土地。2000年12月6日,德国统一后的第二位联邦总理施罗德在对波兰进行短暂访问期间,再次来到他的前辈曾经真诚下跪的纪念碑前,郑重地献上了一个花圈。随后,施罗德为安放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附近的维利•勃兰特纪念碑揭了幕。施罗德说,勃兰特以一种特殊的姿态表明,只有承担起历史责任,才能走向未来。
●识记字音
1.字音
凛冽(lǐn) 归咎(jiù) 饶恕(ráo) 虔诚(qián)
2.多音字
zhāo高着 gěi给以
zháo着急 给
着 zhuó着手 jǐ供给
zhe悬着
●分辨字形
冽 凛冽 饶 饶恕 粹 纳粹
洌 酒洌 侥 侥幸 碎 破碎
●文题解读
“勃兰特下跪赎罪”事件,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当时,并未引起中国新闻界的重视,中国报刊没有发表过有关的报道或评论。直到1999年10月,德国驻华大使馆的《德国》杂志,在德国成立50周年的专刊上,发表了“勃兰特下跪”的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评论。次年,我国《人民日报》于4月14日发表了署名文章,于是,才广泛地为国人所知。
《天津日报》的这则消息,是综合了近年来关于勃兰特下跪事件,并结合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去波兰,为刻有勃兰特下跪谢罪情景的勃兰特纪念碑揭幕,以及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附近建立纳粹大屠杀纪念碑两个新近发生的事件,综合起来,撰写了这则消息。
这则消息,肯定并赞扬了德国总理勃兰特过人的政治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