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课堂实录4
- 资源简介:
约5850个字。
《木兰诗》课堂实录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国庆60周年阅兵吗?我印象最深的是:15名女飞行员接受祖国检阅的飒爽英姿,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古往今来,这样的女英雄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呢?
生:还有刘胡兰
师:大义凛然的刘胡兰
生:八女投江。
生:还有咱们这节课学习的花木兰
师:替父从军的花木兰
生:还有穆桂英
师:叱咤沙场的穆桂英。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之旅,走进《木兰诗》,了解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英雄(板书课题)。
一、吟读诗歌,了解木兰
师: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1、疏通文意,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背诵精彩片断。
2、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感受她的女儿情、英雄气。
(生齐读。)
师: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让我们带着目标出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法宝,首先我们要读出诗意,就是要读准字音,读通文意。(课件展示)
1、读准字音,读通文意
课前我们预习了这首诗,请大家看导学提纲,谁来展示第1题。
(生用投影仪展示,读出生词)
师:大家说,有没有问题,真是个细心的女孩,你领大家齐读这些生词。
(生大声齐读。)
师:不错,请回。
师:诗文大意我们小组已经讨论过了,还有没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需要求助其他同学?
生:我们组有位同学不理解“唧唧复唧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解释一下?
生:织布的声音接着织布的声音。
师:你是从哪儿理解这个意思?
生:课下注释。
师:要结合课下注释来理解诗文意思。
生:我也不理解第一段话中“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明明前面说了织布机传出声音,为什么后面又听不见声音?
师:这个问题要深入内容去思考,句子的意思你理解吗?
生:理解。
师:那这个问题我们留待课堂后面进一步探讨,好吗?
生:好。
师:还有吗?同学们没有问题,我来考考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怎么翻译?
生:士兵出生入死,然后十年之后归来。
师:你只解释了后半节。
生:将军历经过很多战争,已经战死,而当年出征的壮士过了很多年才回来。
师:这里十年是泛指的意思,你注意到了很不错。这两位同学是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翻译的,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将军那么不幸,都战死沙场,而壮士都能胜利归来呢?其实这句话运用了一种修辞,叫互文,就是在古文中,有时把一个句子的意思,分写到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