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 必修2 诗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设计意图:
中国现代诗歌是结构跳跃、语言精炼、寓音乐行的一种文学样式,让学生学诗有助于提高文学修养、个性修养。学诗先得学会吟诗、品诗。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技巧、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会品读诗歌。同时让学生尝试写诗,懂得怎样提炼情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的大致历程及各时代代表诗歌诗派的风格,代表诗人;了解中外诗歌的不同形态。
2. 掌握诵读技巧,通过诵读提高读诗能力,通过分组讨论研究,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让学生尝试创作诗歌,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读诗、写诗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为自己的见解寻找理论依据;
2、 学会合作,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诗歌修养,让学生拥有爱诗的情怀,并尝试通过诗歌这种文学样式表达情感,从第一单元的体验情感到提炼情感,为第三单元发散情感做准备。
课程学习及课时安排:
一、由任课教师详讲《毛泽东词两首》;(2课时);并介绍有关的诗歌鉴赏的方法及诗歌朗诵的技巧。(1课时)
二、其他诗歌按诗歌年代分为四个内容进行鉴赏:
1、 20年代“新月诗派”代表诗作《死水》、《再别康桥》。
2、 30年代代表诗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欢乐》《雨巷》。
3、60、70年代代表诗作《双桅船》、《热爱生命》。
3、 80年代代表诗作《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山民》。
三、外国诗歌四首
《致大海》、《我一无所求》、《底片》、《黑八月》。
第二、三部分教学过程:(所需6-7课时)
1. 将全班学生分为八到九个小组,每小组四至六人,自主从中挑选一首诗歌进行诗歌鉴赏;
2. 准备工作:先进行自由分组,每小组指定一个学生负责;各小组组员自主分工;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制作成课件向同学演示。
小组鉴赏分工包括:配乐朗诵(包括解释配乐的选择、朗诵的体会);作者介绍(包括作者生平、所属诗歌流派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等);诗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