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04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背诵默写试卷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试卷 / 七年级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1/2 9:12: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6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背诵检测
江西万载 龙永忠于2005年1月1日星期六设计
附:语文课程标准上推荐的优秀诗文篇目:
文言文2篇:《〈论语〉六则》、《三峡》
诗歌8篇:《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江南春》、《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题号前带有“*”为新课标上没有的篇目。本默写题适用于语文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机械性记忆:
1、文言文:
①学而时习之,(       )。    (       ),不亦君子乎? (      ),可以为师矣。  (          ),思而不学则殆。 (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载?  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重岩叠嶂,(     )。
其间千二百里,(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    ),(       )。(      ),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 故渔者歌曰:(          ),(          )。
2、古诗:
⑴(      ),寒光照铁衣。(      ),壮士十年归。 当窗理云鬓,(      )。
*⑵少小离家老大回,(        )。儿童相见不相识,(       )
⑶(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⑷扬子江头杨柳春,(        )。 ⑸(      ),天涯若比邻。⑹(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⑺行者见罗敷,(       ),少年见罗敷,(       )。耕者忘其犁,(       );来归相怨怒,(      )。
⑻我寄愁心与明月,(        )。
⑼(       ),水村山郭酒旗风。
⑽不畏浮云遮望眼,(        )。  ⑾(      ),一览众山小。
⑿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二、理解性记忆: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共同心声的名句是(      ),(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       ),(      )。”
3、《望岳》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比喻旧事物不断消亡,新事物不断涌现的有哲理的诗句是:(       ),(        )。诗中表现诗人的乐观豁达思想,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千古名句是(       ),(      )。
5、《登飞来峰》一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     )。”
6、美国的哲学家欧文说过,“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呆在一起”,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      ),(      )。
唐代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中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两句诗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千古名句是(      ),(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由此联想到王勃的本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