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5月试题2(湖南卷)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9630字。
2011届高三语文5月试题2(湖南)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祛(qū)除 猥(wěi)亵 龌(wò)龊 功亏一匮
B.诡谲(jué) 赝(yàn)品 装帧(zhēng) 工程竣工
C.岿(kuī)然 缫(sāo)丝 恪(kè)守 额手称庆
D.讪(shàn)笑 虔(qián)诚 挟(xiá)制 恪守不渝
1.C (A项 “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 B项 帧zhēn; D项 挟xié )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对这些人来说,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_____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②清明时节惠风和畅,万象更新,海内外万名炎黄子孙聚首桥山,满怀赤诚之心祭拜黄帝陵,表达中华儿女 先祖遗风,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③北京市 采取了调高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市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等多项措施,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④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 ,自得其乐。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A.生效 传承 即使却 随遇而安
B.奏效 秉承 尽管也 安之若素
C.生效 传承 尽管却 安之若素
D.奏效 秉承 即使也 随遇而安
2.B(“生效”指发生效力,“奏效”指发生预期的效果;“传承”传授和继承,“秉承”承受,接受(旨意或指示);“尽管……也”表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即使”表假设的让步,“即使”不和“却”搭配;“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众多亲友的欢呼声中新人汪小菲、大S步入婚礼现场,交换戒指、拥抱、放飞祝福气球、抛绣球,引无数亲友被感动落泪。
B.熊猫贝贝这种惊人的生长速度,是和食物的充分供应以及每天喂食时间的长短成正比的。
C.福岛50死士冒险抢救核灾,部分成员担心身上有辐射尘,回家后不敢与家人近距离接触,连邻居都不敢接触。
D.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的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3.C(A“引无数亲友被感动落泪“句式杂糅,去掉“被”;B生长速度快这一面与喂食时间“长”和“短”这两面不能对应; D成分残缺,在“爱幻想”的后面加“的特性”)
4.填入横线上的内容,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今年清明刚过,这好雨就来了。 。一群孩子还在这霏霏细雨中玩着篮球,他们似乎并没发觉;即使发觉了,恐怕也会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吧。
①你再看看地面吧!一点点颜色变浓,而后渐渐有了小水泊,那若蜻蜓点水的纹圈不就是春雨的杰作吗?
②杜甫在《春夜喜雨》里说春雨“润物细无声”,今年这雨除了无声,还隐匿了行迹。
③你看看黝黑的门洞吧!那细若蛛丝的不就是春雨吗?
④你再看看笼于烟雨蒙蒙中的远山吧,那不是披了轻纱的少女的胴体吗?
⑤行于这雨中,你只觉得天潮潮、地湿湿,脸颊莫名凉爽,而你却发觉不了它。
A.⑤③④①② B.③①④②⑤ C.②⑤③①④ D.⑤②③④①
4.C(②“隐匿了行迹”后面有“发觉不了它”,可见⑤接②;又因为先说难以发现,再说仔细看就能发现,可见②⑤放在前面。接下来,由“看看”到“再看看”可见③在前;而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可判断①在④前面。正确顺序为②⑤③①④。)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9题。
学舍记
曾巩
予幼则从先生受书,然是时,方乐与家人童子嬉戏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时,窥六经之言与古今文章,有过人者,知好之,则于是锐意欲与之并。
而是时,家事亦滋出。自斯以来,西北则行陈、蔡、谯、苦、汴、睢、泗,出于京师;东方则绝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会稽之山,出于东海上;南方则载大江临夏口而望洞庭转彭蠡上庾岭由浈阳之泷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鱼汹涌湍石之川,巅崖莽林貙虺之聚①,与夫雨旸寒燠风波雾毒不测之危,此予之所单游远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药物,庐舍器用,箕筥碎细之间②,此予之所经营以养也。天倾地坏,殊州独哭,数千里之远,抱丧而南,积时之劳,乃毕大事,此予之所遘祸而忧艰也。太夫人所志,与夫弟婚妹嫁,四时之祠,属人外亲之问,王事之输,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盖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闲时,挟书以学,于夫为身治人,世用之损益,考观讲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专力尽思,琢雕文章,以载私心难见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视而嗟也。
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扰多事故益甚,予之力无以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学。或疾其卑,或议其隘者,予顾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劳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为之矣。予之卑巷穷庐,冗衣砻饭,芑苋之羹,隐约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则有之,可以进于道者,学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