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语文5月试题1(湖南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7/11 19:42: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840字。

  2011届高三语文5月试题1(湖南)
  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灌注在象征他们痴(chī)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B. 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zuó mo)的问题。
  C.从呀呀学语到初识句读,他从曲径通幽绿树蓊(wěng)郁红荷映日的朗润园走出了绚丽人生的第一步。
  D.老板的本意是让客户知道自己团队的实力,却没想到他以主角自居,发挥过了头,不仅不尊重老板的存在,甚至得意忘形,泄露(lù)了公司的机密。
  1.B(A“灌注”应为“贯注”C“呀呀学语” 应为“牙牙学语”D泄露lù应读lò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时下商业竟争愈演愈烈,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B.保持文化的定力,必须头脑清醒、心中有数,绝不能削足适履,误入别人的文化藩篱,从而成为强势文化的附庸。
  C.如果把这些现有的曲艺概念奉为清规戒律来规范和约束现实中正在发展变化着的曲艺艺术,就会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D.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国家财政动辄万亿慷慨解囊投资,而10年来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
  2.B(A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想不到的方法来取胜。后面不能带宾语。B削足适履: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成条件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用在此处恰当。C清规戒律: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与语境不符,此处应用“金科玉律”。D慷慨解囊:形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日本TBS电视台报道,因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00人,目前还不断有新的尸体被发现,估计死亡人数会超过1万人。
  B.如果三个评委中两个给出95分,这名考生将直接获得北大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资格;如果三个评委中有两个判定不及格,考生则将直接被淘汰。
  C.这次捐款被称为“史上最苛刻捐款”,曹德旺甚至还聘请、组建了专业的监督委员会,对善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也开创了中国捐赠者对公益捐款问责的先河。
  D.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坚持服务价格市场化原则的同时,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自今年7月1日起免除人民币个人账户的十一类三十四项服务。
  3.B(A 应为“死亡人数已经超过4000”、“估计死亡人数会超过1万”;C“聘请……专业的监督委员会”不搭配;D在句末加“收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俗语也叫俗话、常言等,是汉语语汇中广泛流传于大众中的一种定型语句。                        ,而且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汉语语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语具有鲜明的特点,它生动形象、言简意赅、风趣幽默,常常会带来一语惊四座的效果,                        ,因此深受大众的喜爱,在各类文艺作品中也十分常见。                     ,可以丰富自身的语汇并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使文章或谈吐更为丰富和生动。
  ①学习和掌握俗语             ②它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和口语性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俗语         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A.②③④①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4.B(B.②④①③,因其“通俗性与口语性”,所以“使用范围广泛”; “感染力和说服力”,所以大众喜爱;“学习和掌握俗语”,与丰富……和汲取……相关;“运用”带来的结果,是“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的,所以答案选B。)
  二、文言文阅读(23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断句题3分;简答题4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9题。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