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歌》学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⒑组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山东省邹城市第六中学 姚雪梅
[课堂探究在线]
预习导航
师: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作者赋予了“浪”和“雨”的形象以丰富的内涵,你是怎样理解的?
自主学习
师:讨论一下,诗人赞美“浪”和“雨”到底有何意图?这两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甲:在这两篇散文诗中,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真值得我们很好的学习呀!
讨论探究
师:《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于一般哲理诗不同,能谈谈你的认识吗?
师:是啊,纪伯伦散文诗中的世界总处在运动之中,叹息、泪水和微笑只是人类世界运动过程的诸面,而自然,乃是人类世界的一面运动着的镜子。
生: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生: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生: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浪”和“雨”的生活,借它们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生乙:是啊,作者的想象大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征来展开的,如第一首中写的潮汐,第二首中写道降雨过程的形成等等,既合人之情,也入物之理。
生甲:主要体现在诗中对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如写雨:一方面是对雨的拟人化处理, 一方面雨的形象也时时在变化。
生乙:拟人的角度不同,有时由拟人很微妙地转换为拟物。
生丙: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