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型谈诗歌鉴赏解题策略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论文集粹 / 教学论文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23 18:19: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8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就2004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型谈诗歌鉴赏解题策略
薛峰 张福霞
近几年高考的诗歌鉴赏由原来的单纯的客观题题型转为主观题题型的趋势,我们在2004年的十五套高考题中,就明显的看到了这样的变化,除北京卷有两个客观题外,其余的十四套均为主观题,这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确有很大的进步,但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不免存在做题不适应的情况,而导致无谓失分,实在可惜。下面我们就2004年高考试题,探究一下解题思路,以期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取得优异的成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 如何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
正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对诗歌的理解至关重要,但不少学生在理解诗歌主旨的时候不同程度地存在任意拔高主旨和无中生有的毛病,而导致失分,是学生们真的不会吗?我看未必,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在如何审题,如何确定诗歌主旨的方法上存在误区。那么,如何审题确定文章主旨哪?我认为其实很简单,学生们之所以觉得难,那是因为他们与诗歌的接触少,特别是古典诗歌,当然,这也与诗歌本身的特点——含蓄有关;而且,学生们在以前接触的诗歌中有不少是诗意深奥的,因此,他们在心中就形成对诗歌的畏难情绪,就会出现任意拔高和无中生有的错误了。对诗歌主旨的理解也应像现代文一样,就诗论诗,就诗作本身作答,诗歌是如何写得你就如何答罢了,不要节外生枝。当然,我们一定要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诗眼”)和关键句,这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钥匙。下面举例子来说明。
如广西卷十六题的最后两句“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只要抓住“岂”和“奈”,就很容易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想回家,但无法回的痛苦,是一种无奈,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再如重庆卷的第二题“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体现的思想情趣是什么?
在这句诗中,我们只要把握住“有闲意”和“无丑枝”就把问题迎韧而解了,“有闲意”说明作者有闲情逸趣,“老树无丑枝”说明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当然,以上两个例子都是没有注释的情况,但如果诗歌的后面有注释,如有诗人的出身简介,写作时间以及写作背景等,另外,题目中有有关的说明更要注意了,那么学生就要对这些多加注意。如青海卷诗歌的后面有对姑苏台的注释,题干有一句“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写历史沧桑。”理解这首诗就不能只就诗论诗了。
以上,我只是就诗歌主旨的理解给同学们提了一点小方法,一点小窍门,这些要更好的起作用,应在同学们大量诗歌阅读的基础上的。
2. 如何答好开放型的题?
开放型题是近两年才在高考中出现的新题型,这种题型原本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经常出现,用以考察学生的思维辨证的能力,在高考中出现,其用意也是考察学生的思维辨证的能力,但在难度的要求上是不能和考研相比的。但是,这种题型相比其他的主观题而言是有更大的优越性,对检测学生的能力有更好效果,这更能达到检测和选拔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在今年的高考试题广东卷、湖北卷、辽宁卷、浙江卷中做出了尝试,我想这是以后高考的新动向,希望能够引起正在备考的教师和学生们的重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