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4/6 14:42: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110字。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特里萨修女感人事迹,学习她这种精神;
  2、了解颁她奖的原因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
  诺贝尔奖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很神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诺贝尔奖的颁奖词,看一下如何才能获得诺贝尔奖。
  二、背景介绍:
  特里萨修女,这个身高不足一米五〇的矮小女子,却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伟大的人之一。她将自己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世界上最贫困、最悲惨、最孤独的贫民,受过她和她的组织帮助过的多达几百万人。1997年,当这位被称为“穷人之母”的伟大女性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时,印度政府特地为其举行了国葬,二十多个国家的信徒和政府要员前来悼念。
  特里萨修女一生获得无数荣誉,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本文就是当时的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约翰•桑内斯在授奖仪式上所发表的演说。他代表诺贝尔委员会向全世界宣布:加尔各答的特里萨修女,罗马天主教修道会、教会慈善事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为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三、作为一种常见的演说形式,颁奖演说一般要阐明授奖的缘由,特别是像诺贝尔和平奖这样为全球瞩目的最高级别的奖项,颁奖者负有向全世界人民陈述授奖理由的重任。首先大家看一下本文颁奖的对象是谁,她有哪些事件值得人们观注?
  明确:特里萨修女的生平与主要事迹。演讲词追述了特里萨修女加入爱尔兰洛雷托修道会,继而去印度加尔各答贫民区做慈善工作的经过,描述了她在当地最贫困、最悲惨的穷人之间,无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情景。印度种姓制度还根深蒂固,等级制度森严。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代表神庙的宗教官;刹帝利,代表帝王将相;吠舍,代表平民;首陀罗,代表奴隶;此外,还有比首陀罗更低,不入流的“贱民”,成份是战俘,以及不遵守种姓制度而结合的人。种姓的划分,很像对社会群体的职业划分,只是种姓的划分是按出生而定,自进入这个社会后就没法改变自己的种姓。尽管在独立的时候印度政府就取消了种姓制度,但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在印度一直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使印度社会贫富悬殊,大批流民和乞丐充斥着各个发达的中心城市。针对当时的情形,特里萨修女建立了收养弃婴的“儿童之家”,为那些流落街头的贫病者、垂死者建立“临终关怀院”,后来又创办了“麻风病康复中心”、流动诊所、免费公共厨房、职业训练教室等,到1979年,已经有几百万人从她所领导的修道会的社会福利与救援工作中受益。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