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拣麦穗》教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粤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12/12 5:5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1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拣麦穗》教学设计
广州市第六中学  吴玛琍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课型:散文赏读课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朗读,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文中的景物、人物描写,通过品味文章语言,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探究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深层意蕴,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4、通过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设想:
《拣麦穗》是一篇散文。本设计依据“新课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的要求,按照文本解读由“综合——分析——综合”的基本思路,设计了整体感悟、研读赏析、深入探究、拓展延伸等板块。
教学过程拟采用对话教学的策略,形成教师、文本、学生及其他相关文本之间的多元互动。在师生对话中,教师对学生提供指导,并以自己的理解参与交流。教师将在对话中积极发现和肯定学生见解中合理的地方,吸纳其精彩的观点,引导学生对各方观点做出判断。
张洁的这篇散文题材为学生熟悉,对他们有启示意义,故通过拓展延伸,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打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找一个宁静的地方,准备一份宁静的心情,将张洁的《拣麦穗》朗读一到两遍。
一、整体感悟
1、 听教师朗读课文,听完后说说文章写了一些什么内容,作者在其中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说明:教师通过朗读来营造气氛,迅速带领学生融情入文。)
2、 师生就读完文章后的初步印象对话。话题设计如下:(投影)
①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想起些什么?(提示:一些人一些事一首歌一幅画,其它诗其它文章)
(在此教师可与学生交换自己的感受,如可能会想起《小芳》等一些乡村怀旧的歌曲,想起陶渊明“带月荷锄归”的画面,想起一幅月夜下的麦田图,想起一些恬淡宁静的乡村往事)
②你认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要求概括。)
(预测答案:写一个小女孩的童年梦想。)
③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预测答案:一个小女孩对一个老汉的依恋之情。)
(说明:这部分的对话,教师主要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的综合的印象,以此来指导下一步的教学。)

二、研读赏析
㈠赏析散文第一节,师生就如下话题对话:(投影)
1、文章主要写“我”的童年梦想,为什么还要在开头写那么一段?你认为
散文第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删掉行不行?
教师指导:看看作者在这部分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1)写了自然环境
教师指导:①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读一读。
②体会“月残星疏”“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等词句的表达效果。
③概述这些景物描写给人的整体感觉。
教师理解:散文着重写了乡村麦田清晨与傍晚的景象,渲染出景色的恬淡,朦胧和宁静,如诗如画般的美丽。
(2)写了社会环境
教师指导:①当时农村有什么风俗习惯?(明确:拣麦穗攒钱备嫁妆)
②姑娘们拣麦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