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教学方案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二单元教学方案
深圳龙华中学高一语文备课组 执笔:邓拥军
一、学情分析
1、学习主动性欠缺。学生想学,但不知从何学起,不知怎么学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成功的体验,故而缺少信心和勇气。“教师权威”(或“标准答案”)的影子在学生心中很深刻也是一个原因,故而不敢去探究。
2、初三应试的心理阴影还很重,束缚思维和手脚,急功近利,轻过程、 重结果。
3、对“学习”的理解狭隘,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动猎取信息、新旧知识联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学习认知思维不自觉。
4、知识储备相对落后,理解、思考问题的方向时有大偏差。
二、内容调整:
用第8课爱因斯坦的《我的回顾》替换第6课《罗曼·罗兰》,这样在基本阅读篇目中,自传、他传就全面了。
(能否找一两篇普通人物的传记,甚或中学生(年青人)的传记,更贴近学生生活的传记作品?)
三、课时安排:
基本阅读篇目2课时/篇;扩展阅读1课时/篇;表达交流活动3课时,总计11课时。
四、单元目标(阅读——写作):
1、 阅读方面:汲取人生的教益。
①. 了解传主的经历——信息筛选。
②. 体会传主的精神——体悟情感、追寻思想、剖析成败——学生自主阅读,找到感触点,交流心得,观照自我。
2、 写作方面:熟悉传记文章特点、练习写传记文。
①. 在阅读教学中,总结学习选材、结构等方面的一些规律、技巧。
②. 开展访谈活动、写作传记文章。
五、重点、难点:
重点:汲取人生教益、学会写作传记文章。
难点:1.伟人们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能否让学生产生共鸣?组织一些什么活动,让学生走近进而走进伟人?
2.理解传记文章真实、客观的本质和议论抒情的适当运用。
六、教材解读:
《“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扣住“布衣总统”四个字,记叙了孙中山就任总统以后简朴的生活工作条件和体现“自由”“平等”“博爱”精神的工作方式。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革命先行者身上的“公仆”精神,学习借鉴围绕题旨选材、分类材料组织安排结构的写法。